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
死亡 , 是每一个个体都逃脱不掉的命运 , 包括科技发达的人类 。 在人类出现文明之前 , 人类死亡以后 , 遗骸会重新进入生态链 , 比如:天葬 , 食腐者秃鹫会赶来消灭人类遗骸 , 然后将难以消灭的遗骸留给人们安葬 , 这些遗骸在安葬之后又会被分解者所分解 , 能量重新得到了利用 。
天葬、土葬等殡葬方式已经延续了人类进化历程的每一个阶段 , 可以说是最为符合自然规律的殡葬方式 。
【科学|火化严重浪费?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人类为何要打破自然规律?】而火葬的出现 , 使得人类的遗骸不再会被食腐者、分解者利用 , 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 不仅如此 , 火葬还要浪费大量的燃油燃烧遗骸 , 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 在全球变暖的当下 , 火葬并不是一种环保的殡葬方式 。
既然火葬并不环保 , 那我们为什么要执行火葬呢?
为什么要火葬?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 , 火葬有不可替代的好处 , 比如:此次印度新冠疫情大爆发 , 我们从新闻中看到许多报道称随着大量印度人的死亡 , 导致当地火葬场工作繁忙 , 甚至将一些公园改造成了火葬场 , 还有一些地方允许人们自己在家焚烧新冠患者的遗骸 。
由于木柴和汽油等燃料短缺 , 一些殡葬场的遗骸也开始排队 , 火葬费用也变得高昂 , 导致了一些人偷偷地将新冠患者遗骸偷偷地放入到恒河之中 。 印度当局不得不打捞这些遗骸 , 将这些遗骸安葬 。
之所以一定要将新冠患者的遗骸进行火化 , 是因为新冠病毒属于传染疾病 , 如果将新冠患者的遗体直接土葬 , 将可能会导致新冠病毒在当地土壤之中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 继续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
火化时会消灭新冠患者身上携带的病毒 , 从而杜绝了传染的可能 , 所以不只是新冠患者 , 许多传染病的遗骸都必须要采用火葬的形式 。
再者 , 火葬的优势是不占用耕地 。 在我国 , 土葬会占用一部分耕地 , 将会导致该耕地长期难以被利用 , 而我国人口众多 , 耕地资源本来就很紧缺 , 所以采用火葬的方式有利于缓解这一矛盾 。
火葬违反自然规律吗?
在了解火葬之前 , 我们先了解一下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 。
在自然界中 , 野牛以植物为食 , 它们每天会进食大量的植物 , 并从这些植物中获取能量 。 老虎属于食肉动物 , 它们极少进食植物 , 而是从牛身上获取能量 。 等到老虎死亡之后 , 它们的遗骸又会被秃鹫、棕鬣狗等食腐动物所食用 , 吃剩的骨头等会成为分解者的食物 , 而分解者分解后的产物又会成为植物的肥料 , 滋养着植物的生长 。 从植物到牛 , 再到老虎 , 秃鹫、棕鬣狗以及细菌等 , 能量会随着生态链而流动 。
人体之中也储存了大量的能量 , 按照自然法则 , 人类死亡之后 , 遗骸内所携带的能量要么被食腐者所获取 , 要么被分解者所分解 。
火葬的出现 , 使得人体储存的能量被浪费 , 不仅如此 , 在火葬过程中还需要木柴或者汽油等助燃 , 造成极大的浪费 , 并且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 破坏环境 。
所以有人也认为全面火葬将会导致人类全球温室效应加剧 , 在国外 , 一些公司开始尝试推出环保殡葬服务 。
环保殡葬
其实环保殡葬就是自然腐败的过程 , 现如今的环保殡葬的方式有很多 , 比如:海葬、天葬、树葬、人体堆肥、人体蘑菇等 。
先说人体堆肥 , 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人体堆肥项目 , 当人死亡之后 , 人体遗骸会放到固定的容器之中 , 容器内会放入大量的木屑、枯草等 , 并播撒相应的微生物 , 将该容器放入到合适的温度与湿度之下 。
微生物会将人体中的有机物分解 , 分解之后的人体遗骸会化为土壤 , 而这些土壤可以用来作为植物堆肥 , 家属可以将该土壤埋入到一棵树下 , 实行树葬 , 还可以用它来种花 , 实行花葬 。
人体蘑菇和人体堆肥差不多 , 也是将相应的微生物放入到人体遗骸之中 , 然后放入到特定的容器中 , 任由该真菌生长为蘑菇 , 虽然这些蘑菇不能被人类食用 , 但是这些蘑菇会被其他生物取食或者被分解 , 重新进入到生态链中 。
不过要说明的是 , 尽管环保殡葬能够节约土壤 , 并且有利于环境 , 但受限于人们固有的思维 , 现如今能够接受环保葬的人非常少 , 并不是主流殡葬项目 。
而另一方面 , 火葬虽然不环保 , 但是在面对传染病患者时 , 火葬是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殡葬方式 , 所以它还会在人类世界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
推荐阅读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 审判|直接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怀柔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成立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步数|华米科技2021健康报告:国人日均步数小幅上升 睡眠不足更严重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生命科学学院|科技馆内感受科技魅力
- 牙膏管|太空跨年是什么体验?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到家乡美食?| 科学密探
- the|美CDC缩短新冠隔离时间被指从遵循科学变成了遵循CEO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