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一鸣卸任字节跳动CEO 互联网大佬迎来“退位潮”?
黄峥、张一鸣这两位80后创业新军的卸任 , 更像是壮年时代的一种“断舍离” 。5月20日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发布内部全员信 , 宣布卸任CEO一职 。张一鸣在内部信中表示 , “公司当下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到更好 , 希望有比我更合适的人来改进日常管理” , 自己将“作为公司创始人 , 聚焦到远景战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长期重要的事情上去” 。
新任CEO为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梁汝波 , 此前曾相继担任产品研发负责人、飞书和效率工程负责人、集团人力资源和管理负责人等 。二人将在2021年底前完成交接 。
张一鸣自认不擅管理
张一鸣卸任CEO最直接的原因 , 是认为自己并非“成熟管理者” 。
“对去年关于探索远景新战略、研究组织和管理、提升社会责任的三个年度OKR , 我觉得都挺不满意的 。”在公开信的一开头 , 张一鸣就直接地表达了对公司管理状况的不满 。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显露出这样的担忧 。2020年3月 , 字节跳动成立八周年之际发布的全员内部信中就提到:“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管理问题 , 最直接的反馈是员工敬业度和满意度统计结果下降了 。”
一直以来 ,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字节跳动最为外界熟知的管理方式 , 但目前这一制度正在承受来自内外部的多方质疑 。
【人物|张一鸣卸任字节跳动CEO 互联网大佬迎来“退位潮”?】据《离开字节跳动的人》一文中多位员工或前员工介绍 , 字节跳动的绩效压力没有其他大厂那么大 , 但其扁平化的管理方式让中层格外疲惫 。OKR制度下中层既要做业务又要做管理 , 日常工作是“接到一个协同任务 , 然后拆分任务 , 再分派给自己的下属” , “白天开会 , 晚上干活” 。
在脉脉、知乎、微博等平台上 , 常有字节跳动员工现身说法自称 “卷王之王” , 还有人给公司内部各部门也做了一个“内卷排行榜” 。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 , 近期字节跳动还爆出职场PUA事件 。一名北大学生在校内论坛发帖称 , 自己在字节跳动即将结束实习 , 但因找不到接替者被上级禁批离职申请 。对此 , 字节跳动回应称正在调查核实 , 公司制度和规定中并无“无继任者禁止离职”的要求 。
业务的扩张、人员的增加、环境的变化 , 正在倒逼字节跳动内部不断做出调整 。改进公司日常管理、保障自身健康发展的重担 , 这次落在了梁汝波身上 。
公开资料显示 , 梁汝波是张一鸣的大学同学 , 二人自2009年创办九九房起就是创业伙伴 。2012年字节跳动成立后 , 梁汝波先是担任字节跳动产品研发负责人 , 2016年后负责飞书和效率工程 , 2020年起承担集团人力资源和管理等工作 。
对于这位外界不甚熟悉的接班人 , 许多字节跳动员工也不太了解 。
有网友在脉脉上透露:“梁汝波和张一鸣是大学同学 , 是张一鸣在公司最信任的人 。类似于腾讯张志东和马化腾的关系 。”另一位网友表示:“相传抖音的第一行代码 , 就是他写的 。”
有字节跳动员工告诉亿欧EqualOcean , 这些信息他也是刚刚听说 , 网上看到的比自己知道还多 。有较为知情的员工评价道:“这个HR老大以前是做技术的 , 人挺和气 , 只是不清楚管理能力如何 。”
不过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可以推测 , 这次张一鸣卸下的主要是公司管理方面的工作 , 作为字节跳动持股比例98.8%的最大股东 , 和数家字节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高管 , 张一鸣仍旧是这艘大船的实际掌舵人 ,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主导公司发展 。
有接近字节跳动的业内人士告诉亿欧EqualOcean , 他猜测此次张一鸣卸任CEO、放下管理工作 , 有可能是要专注于资本市场相关事宜 。此前 , 曾操刀小米上市的周受资成为字节跳动CFO和TikTok CEO , 已经证实字节跳动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将进一步加速 。
尽管4月23日字节跳动再次发布声明称 , 公司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目前无上市计划 , 但在绝大多数业内人士的眼中 , 上市是字节跳动必然的归宿 , 而且这个时间点正越来越近 。
创始人功成身退 , 接班人走上台前
“激流勇退”的互联网大佬 , 早已不止张一鸣一人 。
就在2个月前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宣布卸任董事长职位 , 彻底从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中抽身 。实际上早在2020年7月 , 黄铮就已经卸任CEO , 并透露了隐退之意 。
黄峥的接班人陈磊也是其校友 , 当然二者关系远不止校友那么简单 。作为一名保送清华的技术大拿 , 从黄峥2007年首次创业开始 , 陈磊一直都是在背后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的那个人 。陈磊的接班在外界看来更像是一场平稳过渡 , 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懂黄峥和拼多多了 。
同样是2007年 , 张勇加入阿里巴巴担任淘宝网首席财务官 , 开启了一路向上的职业生涯 。2013年 , 张勇成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 , 在事务管理方面的权责仅次于马云 。之后的6年时间 , 张勇先后接任阿里巴巴CEO和董事局主席 , 让马云能够在2019年完全“功成身退” 。
显然在入职阿里巴巴之前 , 张勇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而经过10余年的工作 , 他对阿里巴巴的了解不断加深 , 与马云和其他管理层之间的默契也已形成 。因此马云对张勇和他的团队充满信心 , 在公开信中称张勇接任是“最正确的决定” 。
在马云正式宣布“退休”后不到一年 , 美团二号人物王慧文、陌陌创始人唐岩等知名的企业缔造者也都相继选择放手 。如今 , 作为第二代互联网企业家代表的黄峥、张一鸣 , 也开始走向隐退之路 。
但在不少成立时间超过20年的第一代互联网大厂 , 活跃在第一战线的创始人仍身兼董事长、CEO职位 , 比如腾讯的马化腾和百度的李彦宏 。
腾讯、百度的掌门人也并非完全不紧张 , 只是人才难得 , 想要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极为不易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年近67岁仍无法抽身管理事务 , 便已证明这一点 。
2013年 , 马化腾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表示:“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 , 就错在你太老了 。”2017年 , 李彦宏曾邀请职业经理人陆奇加盟 , 并高调表示所有业务都放在陆奇那儿 , 但后者上任不到两年便离职 。
足够的远见和执行力、高效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和价值认同……想要成为公司的接班人 , 这些能力缺一不可 。
为了更好地培养未来的接班人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携程集团创始人梁建章等大佬选择将CEO职位交给新人 , 自己仍担任董事长并部分参与到公司的业务中 , 为未来的全面抽身打好基础 。
相比之下 , 张一鸣和黄峥在接班人的选择上更为从容 。
创业黑马创始人、董事长牛文文指出:“他们很年轻就构建起了庞大的商业 , 而且是和他们的同学一起创业的 , 这样就可能在不用考虑接班人人选(想想困扰老一代企业家交接班人选上的子女、职业经理人问题)情况下 , 把公司无缝衔接地交给联合创办公司的同龄人 。”
另一种方式引领公司
大佬们虽然纷纷卸任 , 但并未退出人们视野 , 一举一动仍倍受关注 。
张一鸣卸任CEO角色后 , 将聚焦远景战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 。他在公开信中提到:“公司在社会责任和公益上已经有一些进展 , 其中教育公益、脑疾病、古籍数字化整理等新项目也持续探索中 , 我个人也有些投入 , 我还有更多想法 , 希望能更深度参与 。”
值得注意的是 , 张一鸣在内部全员信中8次提及“思考” , 还表示“不是很擅长社交 , 更喜欢研究组织和市场原理来减少管理 , 喜欢自己上网、看书、听歌、发呆” 。这极其富有张一鸣个人性格色彩 , 他低调、理性、克制 , 员工也评价他十分理性化 。
张一鸣曾给员工写信:不要在意短期损益 , 耐心做好正确的事 。坚持长期主义的他 , 也在卸任时给自己定了十年之期 , 将从外部视角观察公司、专注学习知识、系统思考、研究新事物、动手尝试和体验 , 为公司创造更多可能 。
黄峥也是一位低调的CEO , 不爱说话、不爱表现 。作为一家市值超千亿美金企业的创始人 , 他甚至缺席了拼多多的上市敲钟仪式 。
在辞任拼多多董事长后 , 黄峥选择结合个人终身兴趣 , 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而与之紧密相关的农业领域 , 也是拼多多的安身立命之本 。可以说黄峥投身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研究 , 是在用另外的方式关注和支持拼多多的成长 。
另外 , 黄峥也在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 。《2021胡润慈善榜》显示 , 这位曾经的首富在过去一年共捐赠120亿元 , 成为中国首善 。
不同于前面两位的主动退出、突然官宣 , 刘强东的隐退之路“一波三折” 。
2019年11月到2020年4月 , 刘强东陆续卸任京东旗下多家公司高管职务 , 最后直接卸任京东集团的法人代表一职 , 这位一向高调的企业家逐渐退居幕后 。
淡出公众视野之后 , 刘强东携夫人依然活跃在创投圈 。二人参与了奇绩创坛一期人民币基金的出资 , 该基金由陆奇成立于2020年3月 。其实早在2018年 , 刘强东夫妇就开始进军VC机构;2019年 , 二人还以3000万元参投了高榕资本旗下基金 。
退居幕后的刘强东 , 似乎还是不甘寂寞 。一些信号表明 , 刘强东仍有可能重回京东前台 。据晚点LatePost在2020年底的报道 , 京东高管早会上 , 刘强东提出会亲自下场带队 , 带领京东打好社区团购一仗 。
张一鸣专注思考 , 黄峥投身农业研究 , 刘强东不甘沉寂 , 马云投身教育和公益、但依旧是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
这些创始人卸任的背后 , 有出于企业战略、长远规划、个人兴趣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但无一例外的是 , 他们即便退出 , 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引领公司成长发展 。
写在最后
如果说马云、刘强东等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的退位 , 是想在“知天命”后回归安静的退休生活 , 那么黄峥、张一鸣这两位80后创业新军的卸任 , 则更像是壮年时代的一种“断舍离” 。
牛文文表示自己从内心上认同张一鸣辞任的理由 。“这一代创业家与此前中国几代企业家真的不一样了 , 他们真心相信科技(而不只是商业)改变社会的力量 , 愿意不断探索未来(而不只是追求百年企业、商业帝国) 。”
正如张一鸣自己所说:“大家更容易关注商业模式的变化和品牌渠道的更新 , 很少注意到技术变革已经在酝酿中 。只有少数人能够洞察未来 , 创造趋势 。”
文|城南 谢矩 胡小凤
编辑|顾彦 张宇喆
推荐阅读
- 人物|马斯克承认输给了巴菲特:曾尝试挑战喜诗糖果,但最终放弃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人物|造车三兄弟的“喜与忧”:销量暴增但问题加剧,一人舒服两人困难?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 数字货币|币安在法国扩张业务 项目规模1亿欧元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
- 京东方|消息称京东方 2022 年扩张带鱼屏产品线
- 人物|张庭林瑞阳:“教母”和“大哥”
- Top10|2021最受年轻人关注的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