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调试成功

南方日报讯 (采访人员/柳时强 通讯员/张敏敏 邹井棋)6月2日 , 在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码头前沿 , 岸桥按照信息系统发布的指令精准地抓取船上的集装箱 , 自动放置在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上 , IGV通过智能算法规划路径 , 将集装箱运往堆场 。 随后 , 轨道吊自动对位 , 抓取集装箱至指定位置 。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 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实船联合调试成功 。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宏伟介绍 , 这是广州港南沙港区突破全自动化操作的一个关键节点 , 意味着国产的自动化码头TOS系统已经具备实际工况运行能力 。
以往 , 自动化码头采用磁钉导航 , 通过在码头地面布设磁钉 , 自动导引车上配置射频天线感应磁钉循迹进行导航 , 磁钉导航需要铺设磁钉 , 对场地有较高的要求 。 而对于一些“老码头” , 若选用这项技术 , 相当于“把地面全部重新翻铺一遍” , 工程量巨大 , 且维护成本高 。
为解决这一难题 ,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创新融入新一代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先进技术 , 成功打造全球首创“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单小车自动化岸桥+低速自动化轨道吊+港区全自动化”新一代智慧码头 。
利用北斗、激光和视觉导航定位技术指挥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 , 车辆行驶无须借助磁钉 , 路径灵活 , 实现从“低头”到“抬头”的跨越 。
集装箱经装卸、港内运输 , 最后经堆场“指挥官”——轨道吊结合生产操作系统和调度系统的智能算法 , 为到港和出港的集装箱寻找到最优堆位 , 提升集装箱作业效率 。
【导航|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调试成功】2020年 , 广州港货物吞吐量6.36亿吨 , 规模位居全球第四 , 其中内贸4.9亿吨 , 位居全国第一 。 广州港南沙四期项目建成后 , 南沙港区每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可超过2400万标准箱 , 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