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造”风云四号B星成功发射
采访人员 刘锟
昨天凌晨 , 作为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卫星——风云四号B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
风云四号B星是风云四号系列第2颗卫星 , 发射重量5400公斤 , 设计寿命7年 , 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 入轨后可实现每分钟对百万平方公里区域成像3至4次 , 可见光分辨率在目前全球静止气象卫星中最高 , 达到250米 , 比A星提高1倍;同时 , 将与A星实现更为灵活的双星组网观测 , 带来高频次天气观测能力的跃升 。
针对风云四号首颗业务星的定位 , B星采用全新总体方案、新增快速成像仪等载荷配置 , 突破了大视场高精度高分辨率长线列灵活成像、星上微振动测量与抑制、长线列探测器星上实时导航配准等多项技术难题 。
那么 , 到底什么是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起着何种作用?带着这些问题 , 采访人员采访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风云四号研制团队 。
按照运行轨道划分 , 气象卫星可分为绕地球两极运转的极轨气象卫星和相对地球不动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大系列 。 一般来说 ,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58万公里 , 相对地球静止 , 可观测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固定区域并对同一目标地区进行持续不断的气象观测 。
目前 ,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 经过50余年的发展 , 我国已成功发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以及风云四号两代四型共18颗风云气象卫星 。 其中 , 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属于极轨气象卫星 , 可以获取全球观测数据 , 是实施全球监测的“巡逻兵”;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属于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 相对地球静止不动 , 可以获取我国所在区域的连续动态观测数据 , 是坚守岗位的“哨兵” 。
我国的静止轨道卫星已走过35年研制发展之路 。 作为首个研制并投入使用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系列 ,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于1986年启动研制 。 随着1997年、2000年风云二号A星、B星先后成功发射 , 积累了大量地面研制和在轨试验数据 。 2004年风云二号C星成功发射 , 成为当时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业务应用卫星 , 被列为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的重要业务卫星之一 。 从2006年到2018年 , 我国又先后发射5颗风云二号系列卫星 , 挑起了国家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重担 。
如同手机电脑更新换代一样 , 卫星同样需要通过迭代提升效能 。 2016年12月11日 , 被称为中国气象卫星界“实力担当”的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 。 风云四号A星对地综合观测能力全球领先 , 是国际上首颗单星实现对地“多光谱二维成像+高光谱三维探测+超窄带闪电成像”综合观测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 A星的成功发射 , 实现了我国静止气象卫星从风云二号到风云四号的更新换代 , 使我国气象卫星技术开始引领全球发展 。
风云四号总设计师董瑶海说 , 在继承A星基础上 , 刚刚发射的风云四号B星提升原有载荷性能 , 同时新增快速成像仪 ,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静止轨道250米空间分辨率全天时观测 , 通过长线列探测器和二维灵活扫描成像 , 实现更高分辨率、更灵活快速地对地特定区域扫描成像 , 大幅提高了我国对一些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的短临天气现象的观测能力 。
作为气象卫星 , 处于静止轨道的风云二号、四号系列卫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准确预报天气以及监测天气 。
【|“上海造”风云四号B星成功发射】据透露 , “十四五”期间 , 我国还将发射2颗风云四号系列气象卫星 , 不断提高监测精度和监测时效 , 筑牢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