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方兴东、吴伯凡:互联网反垄断最大难点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图1/8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巴九灵
来源: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
中国互联网发展三十多年 ,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 , 主流的中国互联网都拥有了较大的话语权 。
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评选中 , 京东、阿里、腾讯、小米等企业位列其中 。 排名多位于前段和中段位置 。
面对这样一个个“庞然大物” , 中国监管部门似乎开始意识到严加管理的必要性 。
今年4月 , 阿里因为强制商家“二选一”触犯《反垄断法》被罚了182亿元 。 这是该法律实行十多年后 , 首次展现锋芒 。
对此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强调将继续强化平台经济反垄断 。 反垄断或将成为一种“常态” 。
与此同时 , 反垄断也成了互联网圈同行竞争的一大“杀器” 。 比如 , 58同城姚劲波公开呼吁对贝壳找房进行反垄断处罚;字节跳动发布长文 , 指责腾讯屏蔽和封禁字节系产品 , 暗示其存在垄断行为 。
为什么现在开始大举反垄断 , 互联网反垄断有什么特点……围绕着大众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困惑 。 日前 , 吴老师与资深互联网人方兴东、吴伯凡两位老师在《吴聊》进行了深入探讨 。
文章图片
【|对话方兴东、吴伯凡:互联网反垄断最大难点是什么?】图2/8
从左到右分别是:方兴东、吴晓波、吴伯凡
1
为什么突然搞反垄断
吴晓波:为什么在2020年 , 反垄断变成一个主流的声音?
方兴东:我觉得跟大背景有关系 。 2020年以来 , 大家全部都到数字空间了 , 然后发现数字空间的基础设施都被巨头把持住了 。 比如 , 美国大选 , 以及整个国家的政治运行实际上背后都有互联网的影响力 。 比如 , 脸书可以让美国总统“社会性死亡” 。
吴伯凡: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 2003年的时候 , 相当于中国的电商元年 , 当时的疫情把大家一下子逼到网上去了 , 2020年的疫情比17年前要大得多 , 而且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下子把互联网的潜力给逼上去了 。
第二 , 互联网的原材料特别单一 , 就是0和1 。 所有的产业边界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 , 几乎是不存在的 。 它可以向其他领域快速扩张 。 甚至是今天还没有涉足 , 第二天进入的时候 , 一下子就变成老大 。
吴晓波:反垄断这件事情100年前的时候就搞过 , 比如洛克菲勒、卡内基 , 但像石油钢铁这些领域 , 它的资源边界比较清晰 , 现在的话 , 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图3/8
美国反垄断:拆分标准石油公司的裁决报道
方兴东:专业术语叫相关市场 , 相关市场怎么界定?我们看3Q大战 , 当时也发生二选一 , 然后双方打到最高法 , 最后不了了之 。 因为相关市场的界定上 , 腾讯不具备垄断地位 。 相关市场这个问题 , 中国纠缠了10多年 , 谁也弄不清楚 。
吴晓波:为什么10年前 , 二选一没有被认为是违法的?
吴伯凡:还是规模不够大 。 而且 , 垄断并不是直接就会滥用优势 , 这是旁观者的视角 ,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 , 就是充分发挥我的优势 。 彼得·蒂尔说 , 商业模式最高境界就是追求垄断 , 应该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 企业的优势一旦形成 , 它巨大的身躯随时有可能把别人给踩踏了 。
过去有一个说法叫跨界 , 现在的互联网企业不存在跨界的问题 , 举手投足之间就涉足了很多的行业 , 所以今天用传统的那一套边界来定义是非常无能的 。
2
中外反垄断的区别
吴晓波:那现在怎么办?
吴伯凡:一个方法是要从效果上来看垄断不垄断 , 不管你具体是怎么做的 , 只管你效果上是不是 。 比如看市值 , 我记得在2000年网络泡沫的时候 , 如果一个公司达到5000亿的市值 , 那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公司 , 但今天已经有不少万亿市值的公司 。
方兴东:欧洲的答案已经出来了 , 它叫守门人制度 , 就是说一个企业的用户超过我欧盟人口的10% , 那么就必须遵守我给你制定的18项业务标准 。 打个比方 , 在微信平台上 , 用户说我要把这个数据给头条 , 微信就不能有任何限制 。
吴晓波:美国反垄断诉讼 , 估计没咱们行政效率那么快 。 20世纪90年代 , 网景跟微软打了好几年官司 , 到网景死的时候 , 微软也没有被认定为垄断 。 美国反垄断的思维和今天中国反垄断的办法有什么区别?
文章图片
图4/8
微软与网景(Netscape)争夺浏览器市场
方兴东:1999年刚开始判决的时候 , 其实是要把微软当成垄断处罚和拆分的 , 但是后来总统换了 , 就和解了 。 所以美国的反垄断官司既是经济问题 , 又是政治问题 , 很复杂 。
它还跟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有关系 , 需要考虑怎么激发市场活力?所以 , 欧洲、美国、中国这些地区很少同时反垄断 。 不一样的是 , 美国反垄断诉讼时间跨度大 , 一般5年就下不来 。 我们的制度优势很明显 。
吴伯凡:美国的反垄断到最后 , 其实判决都没有意义了 。
方兴东:但是 , 从调查开始对企业造成舆论压迫还是很大的 , 你想一开始打微软的时候 , 明确说要拆分 , 但打完以后 , 谷歌都已经起来了 , 微软已经不再处在优势地位了 。
吴晓波:我写过一个案例 , 滴滴、快的并在一起 , 形成垄断 , 但你看我现在打车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 , 所以滴滴的垄断被瓦解 , 并不是因为我们进行了行政性的制裁 。
方兴东:这里面还是要区分垄断和垄断行为 , 目前的法律主要是针对行为本身 。 比如说这次针对滴滴的主要是它抽成比例的问题 。
文章图片
图5/8
方兴东
吴伯凡:反垄断有两个目的 , 第一个是不能够听任一家独大 , 把整个的产业生态给破坏 , 还有一个是不能把商家跟客户之间的那种平衡给打乱了 , 如果乱的话 , 企业就可以任意定价 , 最后伤害的是消费者利益 。
方兴东:滴滴的最大问题 , 是当年竞争的时候我们看到打车变便宜了 , 但现在比原来更贵了 , 《反垄断法》就应该发挥作用 。
3
市场也是反垄断的力量
吴晓波:你们觉得反垄断是通过行政手段解决问题 , 还是通过市场的方式?
方兴东:还是要双管齐下 , 因为你垄断了以后市场就失效了 , 竞争失效了 。
吴晓波:我是2011年开始写《腾讯传》的 , 你看2012年以前各平台之间是互通的 。 比如说支付宝可以跟微博通 , 微博跟微信通 , 然后微信跟百度通 。 2012年开始互相屏蔽 。 等于3Q大战之后 , 各个之间形成了一个壁垒 。
吴伯凡:这也很有意思 , 我们过去老说避免百度一家独大 , 结果后来有了App以后 , 百度它就变成孤岛了 , 成了百家号的一个内部搜索引擎了 。
刚才我们提到的主要是政府反垄断 , 我觉得市场也可以反垄断 。 1996年的时候 , 我们好多人起来反对微软 , 到2006年共十年的时间 , 微软的霸权就没了 , 谷歌们起来了 。 所以 , 我们不要忽视了市场 , 它的确有一股反垄断的力量 。
方兴东:企业的创新确实是一波反垄断的力量 。 垄断惯了以后 , 就没有竞争力 。 某种程度上 , 如果不反垄断 , 像微软等企业真的会慢慢死掉 。
吴晓波:反垄断会引起创新基因 , 真的吗?
方兴东:美国的反垄断大概每20年一波 , 已经四波了 。 每一波都能释放市场活力 。 比如 , 1956年AT&T和司法部的和解协议 , 其中一条是把贝尔实验室的专利免费开放 。 如果没有那次开放 , 英特尔这些公司就起不来 。
文章图片
图6/8
贝尔实验室向美国公司免费开放专利后催生了一批新兴公司
吴伯凡:垄断公司革自己的命是不可能的 , 但是有几个力量可以给它某种打击 , 一个是政府 , 一个是技术创新力量 , 还有自己把自己玩死 , 这几种力量都可以让垄断不能持久 。
吴晓波:有一个问题 , 美国对中国的互联网霸权 , 这个问题还存在吗?
方兴东:我觉得趋势还是乐观的 , 现在美国的网民只占全球的6% 。 目前全球大概50亿网民 , 亚洲占了一半25亿 。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做高端 , 也能做低端 。
而且 , 像TikTok发展起来以后 , 确实整个互联网格局在改变 。 我之前跟一个做短视频的聊天 , 他说我们做短视频8000人 , 其中技术人员就有5000个 , 他说这是硅谷做不到的 , 基本上吊打硅谷那些人 。
吴伯凡:江苏也有一家卖衣服的电商公司SHEIN , 它在美国电商类企业中的实力仅次于亚马逊 , 在很多国家都是排第一了 。
4
政府的角色
吴晓波:那么 , 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吴伯凡:在美国 , 主要是吓唬吓唬你 , 因为一拖就是5年、8年 , 一个技术周期就过去了 。
方兴东:核心还是威慑力 。 中国的最大问题是 , 过去10年《反垄断法》没在互联网里面发挥作用 , 所以造成了大家可以肆无忌惮 。 而且 , 10多年前我们批评一下 , 他们还会很认真听 , 这些年根本就无所谓 , 你批评肯定是无理取闹?或者是拿了对手的钱要攻击我?企业整个认知体系已经发生改变了 。 这一次的182亿元 , 最大作用就是促使很多互联网公司赶紧设立反垄断的合规岗位 。
吴伯凡:衡量一个公司是否成功 , 就是成没成立专门管合规的部门 。
文章图片
图7/8
吴伯凡
吴晓波:问题在于 , 那些合规部门 , 它可能知道今天行为是合规的 , 但是它不知道以后的情况 。
吴伯凡: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就是:制定法律的人根本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 但对于企业来说 , 起码有一点敬畏之心 , 不知道边界在哪边 , 但边界感是要有的 。
方兴东:我们管互联网的原则就是先发展再管理 , 所以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 。 当时也没想到我们这么一个池塘里面就出现了很多大鱼 。 但监管部门这些年也有很大责任 , 一下子变成了举国反垄断 。
5
反垄断是一个过程
吴晓波:我记得美国的学者福山 , 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如何从大型科技公司手中拯救民主》 。 他讲了政府监管、数据隐私保护 , 但他认为这些都是传统办法 , 无法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大型公司的潜在威胁 , 咱们是不是有点乐观主义?
方兴东:他的解决方案是搞一些中间件 , 一般是指位处现有平台之上的软件 , 中间件可以让用户选择如何为他们规划和过滤信息 , 形成一个制衡权力 。
吴伯凡:我觉得促进“生物多样性”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 , 现在还不够多样性 , 以后希望有一些独立的技术 , 把这些力量给动员起来 , 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生态 。 现在确实不太像样子 , 没有约束 。
吴晓波:中国互联网反垄断 , 处在怎么一个水平?
文章图片
图8/8
从左到右分别是:方兴东、吴晓波、吴伯凡
方兴东:制度层面肯定是都跟在欧美后面的 。 中国企业目前还没真正走出去 , 只有中国企业经过各个国家的地缘政治洗礼以后 , 才知道怎么做合规 。
吴晓波:聊了一个多小时 , 大概有个总结 。 反垄断实际上是一个过程 , 当这个公司已经慢慢超出它的商业能力 , 形成对国家甚至对文明挑战的能力 , 这个时候就不再是从商业角度来评估它 , 要从更高的维度来评估和引导 , 最终有可能完成一种恐怖平衡 , 也很有可能一个新的技术又给迭代掉了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银行|银行卡、社保卡可直接刷卡坐公交 上海公交开始试点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