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上市前夜的行业焦虑 移动互联网的思维转变


|BOSS直聘上市前夜的行业焦虑 移动互联网的思维转变
文章图片
图1/4

_原题是:BOSS直聘上市前夜的行业焦虑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雨晴 郭珊
来源/陆玖财经(ID:liujiucaijing69)
BOSS能突围 , 本质上是因为贴合了移动互联时代供需两端的需求 , 找到并解决了当时在线招聘行业的痛点 , 实现了招聘者与企业的即时沟通 。

|BOSS直聘上市前夜的行业焦虑 移动互联网的思维转变
文章图片
图2/4
图片来源于陆玖财经
据可靠消息称 , 中国最大的在线招聘平台BOSS直聘(NASDAQ:BZ)将于明日(6月11日)敲钟 , 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 。
根据6月9日更新的招股说明书 , BOSS直聘本次拟注册ADS数量为11040万份 , 公开发售4800万份 , 每份ADS相当于2股A类普通股 , 发行价9.5美元/ADS 。 上市后 , 创始人兼CEO赵鹏将拥有76.2%投票权 。
BOSS直聘2012年底才成立 , 彼时国内互联网招聘行业巨头林立 , 不仅有1999年成立的前程无忧、2000年成立的智联招聘两巨头 , 还有当时风头正劲的中华英才网、58同城等 , BOSS直聘起步晚的多 , 为何不仅在厮杀中存活 , 还一跃发展成为行业第一?
有人把BOSS直聘的成功 , 归功于其2018年世界杯期间“找工作 , 跟老板谈”的洗脑广告 , 但广告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 BOSS能突围 , 本质上是因为贴合了移动互联时代供需两端的需求 , 找到并解决了当时在线招聘行业的痛点 , 实现了招聘者与企业的即时沟通 。
但是 , BOSS似乎也跟上一个时代的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一样 , 没有在盈利模式上有所创新 , 它的上市让整个行业对于规模和盈利 , 都有了新的深刻思考 。
两个时代的碰撞
前程无忧2020年财报显示 , 2019年中国采取其网络招聘服务的独立雇主数量从2019年的422,458家下降至360,755家 , 整体下滑14.6% 。 然而 , 大概规模的独立雇主的收入仍上涨了1.8% , 因为他们的战略是聚焦庞大的用户群体 , 这些雇主的招聘计划和预算令他们在危机处境下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
前程无忧为了保持盈利积极拥抱大企业 , BOSS直聘和前程无忧的思路却相差甚远 , 向众多中小微企业敞开大门 。
艾瑞咨询报告表明 , 近两年来 , 中国小微企业数量达到8000万家 , 占中国整体注册企业数量的近70% , 当前中小微企业仍然是中国市场的主体 。
中小微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重要活力、提供韧性 , 同时支撑起人力资源市场的用人需求 。 然而当前中小企业微面临的招聘困境比想象中更严峻 , 中国社科院数据显示 , 53%以上的小微企业常年存在招工需求 , 79%的小微企业存在阶段性招工需求 , 但其中只有11.7%的小微企业招工需求得到满足 。 招人难是中小企业一直深受困扰的问题 。
【|BOSS直聘上市前夜的行业焦虑 移动互联网的思维转变】面对中小企业招工难的“怪症” , BOSS直聘开出药方 。 BOSS直聘的招股书中显示 , 截至2021年3月 , 在BOSS直聘服务的630万家认证企业中 , 有520万家为中小企业 , 占总数的82.6% 。
依托于“移动+智能匹配+直聊”战略 , BOSS直聘一方面采用智能匹配机制 , 平台会更关照中小企业 , 向其导流;另一方面 , BOSS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和求职者沟通 , 与其他传统的雇主等待求职者简历的方式不同 , 求职者更容易被打动 , 企业也更容易找到人才 。
BOSS直聘2020年的总营收规模同比接近翻倍 , 而前程无忧虽然保住了利润 , 总营收规模却略有下降 。 在疫情中 , 中小微企业的韧性再度体现 , 招聘需求依然强烈 , 可能甚至超过大型企业 。
赚钱重要还是增长重要
BOSS直聘被质疑较多的一点 , 是2019、2020、2021年一季度 , 三个报告期 , 其经营利润率、净利润率和经调整后净利润率均为负 。 简单点说 , BOSS直聘不赚钱 。

|BOSS直聘上市前夜的行业焦虑 移动互联网的思维转变
文章图片
图3/4

反观前程无忧 , 2019、2020年净利润率分别为13.15%、29.04% , 经调整后净利润率分别为36.93%、33.02%;猎聘2019、2020年的年度溢利也均为正 。 同这两家上市企业相比 , BOSS的模式似乎没有跑通 , 盈利能力存疑 。
不过 , 互联网时代 , 赚钱可能不是短期内最重要的事 , 增长有时候比赚钱更重要 。 最典型的两个例子是贝壳和拼多多 , 贝壳在上市前亏损幅度较大 , 大量舆论认为贝壳前途堪忧 , 但贝壳在稳固行业内统治地位之后 , 一举翻身 , 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 。 拼多多目前还没有持续盈利 , 但其用户数量的发展、资本市场的表现 , 也已经让其基本摆脱因“模式”而受到的质疑 。
规模的增长代表了未来有可能盈利来源的盘面变大 , 也代表了潜在盈利能力的提高 。
从这一角度重新审视BOSS直聘、前程无忧、猎聘3家企业 , 前程无忧虽然目前规模最大 , 但2019-2020年总营收规模在缩减;猎聘同期同比增长率为23.6%;BOSS直聘在疫情期间则实现了近乎翻倍的增长 。

|BOSS直聘上市前夜的行业焦虑 移动互联网的思维转变
文章图片
图4/4

此外 , 从活跃用户数量上看 , BOSS直聘的发展同样优于另外两家 。 根据BOSS直聘的招股说明书 , 截至今年3月底 , BOSS直聘的月活跃用户数为2490万 ,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1.8% 。
国信证券整理Questmobile数据结果表明 , 同样截至3月底 , BOSS直聘的用户数量为2804万 , 前程无忧和猎聘的用户数量分别为1435万和756万 。
BOSS直聘现在的发展势头有点像前几年的拼多多 , 谁也说不好它未来会不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大的惊喜 。
老牌玩家如何重新定位自己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为108亿元 , 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147.8亿元 , 3年期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 。 其中 , 2020年PC端月平均覆盖用户人数为7400万人 , 日均覆盖人数550万人;移动端月均独立设备数在3000万台以上 。
同时 , 2020年PC端日均覆盖人数、用户停留时长等核心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 而移动端月总有效使用时间平均增长30% , 日均独立设备数同比增速平均值接近25% 。
数据表明 , 移动互联时代 , 求职者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转移至移动端 , 而BOSS直聘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 , 称得上是移动互联时代在线求职平台的领军者 , 在带动在线招聘市场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 。
和BOSS直聘相比 , 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等已经算得上是老牌玩家 , 他们没有年轻的BOSS强劲的增长势头 , 但也绝非丧失了竞争力 。 实际上 , 老牌玩家在招聘江湖的地位依然很高 。
有多年从事招聘和人力资源行业的业内人士对部分主流的互联网招聘平台进行了评价:“前程无忧的库基本是最全的 , 前些年假简历多一些 , 操作界面 , 我个人不是非常喜欢 。 前程无忧和猎聘都有专门对猎头端开辟的系统 , 相对友好 。 脉脉和领英高级职位多一些 , 领英是外企 。 智联级别低一点 , 南北都用 , 大众化 , HR一般喜欢开 。 58就是招聘农民工的 。 BOSS可以定向选择公司 , 一键邀请 , 但整体收费比较高 。 ”
上述人士认为 , BOSS的成功主要有赖以下几个原因:“聚焦互联网行业 , 更加专注;倡导企业各条线负责人直接和候选人对话沟通;产品上有细分 , 很多细分套餐讲的特别好;聊天的运营模式 , 更容易把故事讲好 。 ”
不过 , 针对BOSS这些特点 , 《增长思维》专栏作者、混沌大学创新领教李云龙撰文有不同的看法:“与应聘者的连接虽然简单了 , 但是在面试端加大了被爽约的成本 , 在发offer之后增加了被放鸽子的成本 , 在入职后增加了短期离职的成本 , 这些是非常贵的 , 远远大于在前面连接端带来的一点便利 。 企业和应聘者追求的其实都是‘确定性’ , BOSS直聘提供的是‘便捷性’和‘更多可能性’ , 有偏差 。 而我们作为雇主方之所谓开始弃用BOSS直聘 , 就是因为‘交易价值’不够 。 ”
甲之蜜糖 , 乙之砒霜 。 从业内人士的评价可以看出 , 目前的平台没有哪一个有绝对的优劣 , 竞争还在继续 。
艾媒咨询2019年发布的报告中同样指出 ,BOSS直聘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较多困难 , 效果大打折扣 , “一方面 , 企业老板缺乏足够的精力与众多求职者进行直接沟通;另一方面 , 求职者无法避免不匹配企业造成的信息骚扰 。 由于沟通门槛降低而带来的信息泛滥 , 让企业老板和求职者都疲于应对 , 业内也纷纷质疑其模式更趋向于营销噱头而非创新 。 ”
老牌玩家重新定义自己 , 需要在充分发挥自身庞大人才库储备的基础上 , 慢慢的从PC互联网产品思维向移动互联网产品思维转变 , 尽量降低招聘双方的沟通成本 , 但同时要避免因转型过快 , 反而丧失之前“确定性”的优势 。
陆玖评论:盈利模式也需要创新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功者 , 正在排队上市 , 明日的BOSS直聘 , 接下来的叮咚买菜、每日优鲜、Soul、以及传言已久的滴滴 , 未来四个季度 , 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门大概率会全部完成IPO , 这个时代彻底收割完毕 。
招聘领域在中国 , 一直一分为三 , 金字塔顶端人群的猎头行业、中高端的在线招聘、低端的本地零散招聘 , 在BOSS直聘出现之前 , 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两家几乎垄断了在线招聘行业 , 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 由于它随时随地可直接联系的特性 , 迅速地向猎头和本地招聘两头扩张 , 一些次顶级的人才 , 也会在BOSS上找工作 , 而服务业的大量需求也在转向BOSS 。
里德·霍夫曼在《联盟》一书中阐述了今天全新的用工关系 , BOSS直聘像聊天一样找工作的模式 , 也正好印证了这种关系的发生 , 应聘者和招聘者正在更加平等高效的存在于市场之中 。
但是 , 如今的BOSS估值在80亿美金左右 , 还是没有突破一百亿 , 纵观世界范围内 , BOSS的估值无人能及 , 这个赛道最大的问题就是 , 一切没有产生良好利润的盈利模式 。
在大部分企业中 , 中低级别的岗位 , 企业都不会支付过高的溢价 , 能够产生巨大利润的猎头行业对于招聘公司来说 , 又极其考验在行业中的人脉和资源 , 平台型企业一般这一块也做不好 。
BOSS今天与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相比的优势很明显 , 表现在用户活跃度、用户数量以及市场规模上 , 但是在盈利手段这一块 , 其实BOSS本身也没有太大的突破 。
BOSS直聘之所以获得了更大的估值 , 本质原因还是因为移动互联网赋予它的一些产品特性 , 导致规模效应 。 BOSS今天之所以仍然维持着高额的营销费用 , 依然是在寻求更大的规模 , 哪怕将来大家的盈利手段都是一致的 , 但是只要确保自己的规模最大 , 那么对于行业的利润分配权也就越强势 。
作为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 , BOSS直聘完成了产品上的创新和再定义 , 但是那么如何在规模上寻求盈利手段的突破 , 才是BOSS上市之后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
真相无法揭露 , 只能接近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