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万霖:比起盈利菜鸟更需要多几艘“航母”

_原题是:万霖:比起盈利菜鸟更需要多几艘“航母”
在电商行业最为繁忙的六月 , 京东物流、菜鸟网络也纷纷迎来重大的战略节点 。
“成立八年来 , 我们做了很多探索 。 也在思考菜鸟要成为一家怎样的公司 , 平台还是直营?一家技术公司还是一家物流公司?面向未来 , 我们希望菜鸟是一家客户价值驱动的全球化产业互联网公司 。 ”在6月10日举行的2021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 , 菜鸟CEO万霖这样定义了菜鸟网络的战略 。
在他看来 , 物流的增量赛道主要在三个方面:物流数字化智能化将大大加速;消费者供应链将加快升级到产业供应链;中国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多参与到全球物流搭建中去 。 当日 , 菜鸟驿站发布“新成长计划” , 计划在包裹代收之外通过丰富社区服务内容 , 三年内让站点年平均收入翻倍 。 同时 , 菜鸟在今年将投入1000台菜鸟无人车 , 为校园与社区提供随需预约、送货上门的服务 。 这也是迄今为止 , 国内最大规模的物流无人车投入实景运营 。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 , 截至今年6月 , 中国快递业务量今年已突破400亿件 , 接近2017年全年包裹总数 , 预计2021年全年快递业务量超950亿件 。
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以物流公司和菜鸟网络为代表的一大批市场主体 , 已经在“上门、进村和出海” , 以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但还不是快递强国 。 目前的快递物流主体仍是电商物流 , 是消费物流 , 真正服务于制造业的供应链物流 , 占比还很小 。 ”
他建议 , 物流行业接下来重点聚焦提质降本增效 , 提高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 。
寻求增量市场创新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 , 数字化升级成为几乎所有行业的共识 , 传统供应链的升级与优化成为必然的趋势 。 无论工业、农业、建筑业、零售业等等 , 都需要深度依赖物流 。 但是 , 物流依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行业 。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2021财年Q4及2021财年全年业绩显示 , 剔除与阿里巴巴关联交易收入后 , 菜鸟全年实现外部收入372.58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68% , 其中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智慧供应链和国际物流 。 在2020年第四季度 , 其外部收入99.59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101% , 实现财年正经营现金流 。
刚刚过去的5月 , 京东集团旗下京东物流在成立14年后终于赴港上市 。 招股书数据显示 , 京东物流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 , 已分别产生归属于京东集团及其联系人的收入266亿元、308亿元及394亿元 , 分别占京东物流总收入的70.1%、 61.9%及53.8% 。 不过 , 该公司仍然处于亏损之中 。 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产生亏损28亿元、22亿元及40亿元人民币 。
因此 ,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 寻求来自增量市场的创新 , 将成为行业共识 。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 , 过去单纯的快递揽收、配送抢占的是存量市场 。 在极兔搅局的快递价格战下 , 电商快递费用一度低到“2元发全国”的程度 。 在此背景下 , 用户体验与网店经营都会受到影响 , 对行业发展也不利 。 因此 , 在企业的全链路物流供应链服务、快递末端服务和全球物流服务等领域 , 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
当天 ,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也出席峰会 , 分享了对于物流业的一系列观察 。 在张勇看来 , 疫情让消费品类发生了改变 , 更多地走向数字化消费 。 疫情大环境下 , 所有的居民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出现 , 全都变成了网民 , 所有的商店都变成了网店 , 商业末端的数字化经营已经是客观事实 。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从事数字商业的过程中 , 快速供应链、柔性供应链正在成为可能 。
持续加大投入开拓新赛道
目前 , 作为快递最后100米的补充 , 菜鸟驿站的社区小微创业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 收入来源主要是快递员的包裹投递费用 。 在“新成长计划”中 , 菜鸟的首要突破点瞄准了站点收入增长 , 基于社区服务定位 , 叠加更多商业化增值服务 , 如洗衣、零售、回收等 。
万霖认为 , 物流的增量赛道主要在三个方面:物流数字化智能化将大大加速;消费者供应链将加快升级到产业供应链;中国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多参与到全球物流搭建中去 。 目前 , 全国3万家菜鸟乡村共同配送点也会加大数字化升级 , 逐步达到和城市一样的取件效率 。 菜鸟裹裹的寄件服务将从“最快1小时上门” , 提升到“最快半小时上门” 。 在商家供应链方面 , 菜鸟将在国内的产业带开设更多产地仓 。
“这些产地仓直接服务大大小小的工厂 , 今年仓内效率还会提升30% , 为实体经济提供实实在在的贴身服务 。 ”万霖透露 ,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 , 菜鸟已经在为外贸商家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出海方案 。 今年内 , 菜鸟“5美元10日达”可以覆盖20国 , “2美元20日达”覆盖50国 。
据介绍 , 物流无人车“小蛮驴”已经在15家高校运营 , 服务了30万师生 , 单台每天最多可以配送500个包裹 。 2020年“天猫双11”期间 , 浙江大学的22台“小蛮驴”往返于校内27栋宿舍楼 , 配送了5万个包裹 , 为师生节省1.7万小时取件时间 。
此外 , 菜鸟全球地网的五大产品也首次曝光 , 包括国内仓配物流园、中转分拨园区、产业园区、海外eHub枢纽和海外本地仓 , 各类设施超1000万平米 , 并向社会全面开放 。
目前 , 中国对外贸易已经进入了“新常态” 。 2020年 , 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增幅达40% , 增长相比跨境电商进口更为亮眼 。 疫情后 , 跨境出口电商对跨境出口物流提出更高要求 , 是否拥有更好的交付时效及物流服务体验 , 将成为企业未来制胜的关键所在 。
菜鸟出口物流事业部总经理熊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透露 , 目前菜鸟国内分拨中心峰值处理能力 , 已经超过1000万单 , 跨境包裹网络业务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 , 并已在全国50多个城市建立揽收仓 。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 , 新技术是物流增量创新的关键 。 数智物流注重科技投入 , 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 将帮助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 变得更短、更有弹性、韧性 , 更能针对性满足小众需求痛点 。
这也正如万霖所说 , “现在是菜鸟的大航海时代 。 菜鸟去年现金流为正 , 证明有盈利能力 , 但菜鸟现在需要的不是盈利 , 而是需要加大投入 , 多几艘航母 。 菜鸟会在开拓的新赛道上 , 持续加大投入 , 打造自己的航母 。 ”
【21世纪经济报道|万霖:比起盈利菜鸟更需要多几艘“航母”】(作者:陶力 编辑:李清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