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行业十个数学问题发布 面向全国张榜求解

◎采访人员 雍 黎  实习生 聂颖颖 
【|智能制造行业十个数学问题发布 面向全国张榜求解】数学高手们 , 这十个数学问题邀你来“解题”! 
6月13日 , 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以下简称学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第二届“数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上 , 智能制造行业的十个数学问题对外发布 , 面向全国张榜求解 。 其中汽车领域的两个数学问题已纳入重庆市科技局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 榜单金额最高为1000万元 。  
聚焦产业重大、关键性数学问题“求解” 
据介绍 , 本次发布的智能制造行业的十个数学问题是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智能制造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征集而来 , 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提出 , 通过组织三类专家线上评审、线下讨论评选而出 , 聚焦制约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现存的、重大的、关键性的数学问题 , 邀请数学家、相关学科专家和企业家共同“解题” 。  
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杨新民表示 ,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 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 。 学会此次发布十个数学问题的目的 , 就在于通过搭建这个平台 , 凝练出相关数学问题 , 通过发布这些问题 , 几方合作共同解决 。  
据了解 , 提出“十个数学问题”的项目均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 各个团队已将智能制造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凝练成数学问题 。 问题主要表现在相应问题模型与核心算法或高效算法的构建等 , 希望能够邀请到数学家的参与 , 一起攻克其中的关键问题 。  
此次入选的十大问题中 , 有3个来自重庆 , 其中有两个来自长安汽车 。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总经理詹樟松说 , 随着汽车产业“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 , 对于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的需求非常急迫 , 比如自动驾驶技术开发 , 需要借助仿真模拟手段 , 以前研发团队往往是当作工程问题来看待 , 但其实这是数学问题 。 这就需要数学家的介入 , 帮助企业凝练需求、提出问题 , 然后解决问题 。  
“揭榜挂帅”三方协作助推企业创新 
此次智能制造行业的十个数学问题面向全国张榜求解 , 其中汽车领域的两个数学问题已纳入重庆市科技局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 面向全国“悬赏”求解 。  
其中 , “复杂条件下自动驾驶轨迹实时优化问题”应用于高级自动驾驶产品 , 发布的榜单金额为最高600万元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安全的混沌模型及故障预测”项目成果将应用于现有和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失控预警和寿命预测 , 其发布的榜单金额最高为1000万元 。  
“重庆的这次‘揭榜挂帅’为‘企业出题 , 数学家解题 , 政府配置资源’开了一个好头 。 ”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平文院士在大会中表示 , 企业作为出题者 , 但出题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 学会和企业一起凝练智能制造的十大问题 , 本身就是帮助企业出题的机会 。 通过企业、数学家、政府三方协作 , 共同推动数学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 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交流 , 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  
重庆市科技局局长许洪斌表示 , “揭榜挂帅”是科研项目生成的一种新机制 , 是奔着最紧急的任务去“出题” , 要解决的是企业、行业或国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他认为 , 在传统的科研项目中 , 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项目“甲方” , 但在“揭榜挂帅”项目中 , 其角色转变为“丙方” , 主要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 考虑项目该不该张榜、榜单如何形成、项目谁来主导等问题 。  
作为将数学与产业发展结合较早的企业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技术合作副总裁艾超则建议 , 企业应该主动学习数学理论和知识 , 帮助数学家更清晰理解企业的课题需求;优化数学家的评价体系 , 吸引年轻的数学家勇于“揭榜”;企业在设置“揭榜挂帅”项目时要考虑到创新具有不确定性 , 在关注当前战术的紧迫性同时 , 聚焦战略紧迫性问题 ,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