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自媒体|滴滴启动IPO,年营收超千亿仍整体亏损
文章图片
图1/6
来源:节点财经
编辑/刘定文 胡馨月
继嘀嗒出行、哈啰出行纷纷启动IPO后 , 传闻已久的滴滴上市计划终于“实锤” 。
6月11日 , 滴滴正式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IPO招股书 , 股票代码为“DIDI” , 拟在纽交所上市 。 招股书显示 , 截至今年3月 , 滴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约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 , 提供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中国出行业务 , 国际出行和外卖等国际化业务 , 共享单车和电单车、同城货运、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金融服务、社区团购等其他业务 。
近三年 , 滴滴营收均超千亿元 。 不过 , 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 年净亏损在百亿元左右 。
文章图片
图2/6
滴滴发展历程(数据来源:滴滴)
有望成为千亿美元市值巨头
本次IPO募集的资金 , 滴滴计划将约30%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30%用于扩大国际市场业务;约20%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 , 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潜在的战略投资和收购 。
滴滴未公布具体募资金额 。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 , 滴滴自2012年成立以来 , 共经历近20轮融资 , 融资金额超过800亿元 , 投资方包括软银、腾讯、阿里巴巴等 。 根据彭博社报道 , 滴滴在非公开市场的估值已达950亿美元 , 上市估值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 。
目前 , 国内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前五的 , 分别是腾讯、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京东 。 截至6月11日16时收盘 , 他们的市值对应为7406.5亿美元、5740.74亿美元、2414.5亿美元、1528.64亿美元、1109.84亿美元 。
招股书显示 , 软银、腾讯、阿里巴巴仍是滴滴重要股东 。 其中 , 软银通过愿景基金持股21.5% , 是第一大股东;腾讯持股比例为6.8% , 阿里巴巴持股比例未披露 。
招股书披露 , 滴滴最大股东软银委派的董事会成员Kentaro Matsui , 将在滴滴上市时辞任董事 , 这意味着软银将退出滴滴董事会 。
此外 , 滴滴创始人、CEO程维持股7% , 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1.7% 。 根据中概股常规同股不同权安排 , 程维和柳青合计拥有滴滴超过48%的投票权 , 包括两人在内的滴滴管理层 , 拥有超过50%的投票权 。
专为共享出行打造电动汽车
中投公司统计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 , 按年度活跃用户数和日均交易量计算 , 滴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科技平台 。
其间 , 滴滴为全球超过4.93亿的年活跃用户及1500万司机提供服务 , 并为4100万的日均交易量提供支持 , 全平台总交易额为3410亿元 。
文章图片
图3/6
滴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科技平台(数据来源:滴滴)
近三年 , 滴滴营收均超千亿元 。 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1352.9亿元、1547.9亿元、1417.4亿元 。 今年一季度 , 滴滴营收为421.6亿元 , 同比上升约106% 。
文章图片
图4/6
滴滴近三年营收情况(数据来源:滴滴)
从具体收入构成来看 , 中国出行业务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 , 近三年相关收入占营收比重均在90%以上 。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滴滴中国出行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约143亿元 , 进而导致整体营收减少130.5亿元 。 伴随经济复苏 , 滴滴今年一季度中国出行业务已经反弹 , 从上年同期的约189亿元增加至392亿元 。
此外 , 国际化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 占营收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 其中 , 2018-2020年 , 国际化业务收入从4.1亿元增长至23.3亿元 , 其他业务收入从16.7亿元增长至57.6亿元 。 今年一季度, 国际化业务和其他业务 , 分别从上年同期的7.7亿元、7.6亿元 , 增长至8亿元、21.24亿元 。
滴滴招股书显示 , 国际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提升 , 分别受益于代驾和外卖业务增长 , 共享单车和电单车业务的增长 , 以及2020年推出新业务的增长 。
文章图片
图5/6
滴滴三大业务(数据来源:滴滴招股书)
专为共享出行打造的电动汽车D1是新业务之一 , 滴滴已成为造车新势力一族 。 2020年11月 , 滴滴与比亚迪合作开发了电动汽车D1 , 目前有近千辆车投入商业运营 。
滴滴表示 , 从长远来看 , 电动汽车将是其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计划推出新型电动汽车 。 同时 , 正自主开发驾驶硬件、软件、基础设施和数据解决方案及自动驾驶系统 。
社区团购业务被剥离
近三年 , 滴滴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 2018-2020年 , 净亏损分别为149.8亿元、97.3亿元、106.1亿元 。
主要原因是国际化业务和其他业务未能盈利 。 目前 , 滴滴仅中国出行业务实现盈利 。
招股书显示 , 中国出行业务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自2019年扭亏为盈 , 2019-2020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8.4亿元、39.6亿元 。 其中 , 2020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为3.1% 。
文章图片
图6/6
2020年滴滴网约车利润率(数据来源:滴滴)
该利润率的背后 , 折射出滴滴抽成构成 。 2020年 , 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 。 乘客应付总额剩余20.9%中 , 10.9%为乘客补贴优惠 , 6.9%为企业经营成本、支付手续费、代垫费用等 , 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
今年一季度 , 伴随业务增长 , 滴滴中国出行业务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再次增长 , 从上年同期的6.2亿元增至36.2亿元 。
国际化业务和其他业务近年则一直亏损 。 2018-2020年 , 国际化业务分别亏损24.3亿元、31.5亿元、35.3亿元 , 其他业务分别亏损59.5亿元、34.6亿元、88.1亿元 。
今年一季度 , 亏损同比扩大 。 国际化业务从上年同期的6.7亿元扩大至10.1亿元 , 其他业务从上年同期的11亿元扩大至80.8亿元 。
滴滴招股书显示 , 国际化业务亏损主要原因在于加大了对外卖的投资 , 以及在部分国家新推出的出行业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其他业务亏损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了同城货运和社区团购业务 。
今年3月 , 滴滴剥离了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 , 这使得它获得123.6亿元的投资收益 , 并带动一季度整体实现盈利54.83亿元 。 如果单看运营情况 , 运营亏损66.54亿元 。
这并非滴滴首次处置旗下资产 。 2020年 , 滴滴还处置了它在优步(Uber)持有的所有股份 , 并确认了28.3亿元的处置收益 。
2016年 ,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时 , 滴滴和优步相互持股 。 目前 , 优步仍持有滴滴12.8%股权 。 无论是用户规模 , 还是营收规模 , 优步均不及滴滴 。
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 , 优步月活用户规模为9300万 , 与数亿用户规模的滴滴不在一个量级 。 2020年 , 优步实现营收700多亿元 , 比滴滴少近700亿元 。 优步同样处于亏损状态 , 2020年亏损400多亿元 , 今年一季度 , 亏损约8亿元 。
【财经自媒体|滴滴启动IPO,年营收超千亿仍整体亏损】招股书中 , 滴滴披露了其投资或收购的企业 , 存在可能表现不如预期的风险 。 2018-2020年 , 滴滴记录公允价值无法确定的投资损失分别为25亿元、15亿元、10亿元 , 主要涉及在线二手车销售业务和汽车解决方案的股权投资 。
推荐阅读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设备|雷军亲自演示 MIUI 13“小米妙享中心”:一拖流转媒体内容
- Siamese|一个框架统一Siamese自监督学习,清华、商汤提出简洁、有效梯度形式,
- 相关|科大讯飞:虚拟人交互平台1.0在媒体等行业已形成标准产品和应用
- 网站|无法使用?版本号是三位数的Chrome自带“bug”
- 媒体|贵阳“融媒大脑”平台发布
- 疫苗|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四价流脑疫苗正式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