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突破4项核心技术 全球首台自动化门机投产

6月8日 , 山东港口东营港广利港区通用码头自动化门机从“天丰509”轮上成功抓取12吨铝矾土 , 标志着由山东港口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自动化门机正式投入干散货作业 。 这是山东港口在智慧港口建设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进一步增强了港口核心竞争力 。
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军介绍 , 此次投产的山东港口自动化门机 , 成功突破了4项核心关键技术:通过智能算法实现门机抓斗自动防摇 , 确保抓斗平稳、精准抓取物料;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实时选取最佳取料点和落料点进行装卸作业;研发门机协同作业系统 , 动态检测相邻门机的臂架和抓斗实时位置 , 实现门机最优作业路径规划;搭建综合安防系统 , 实现人机分离和关键部位故障预警 , 极大改善了作业环境 , 确保作业安全 。
张海军介绍 , 山东港口渤海湾港紧密结合港口大宗干散货生产作业的实际需要 , 成立攻关团队 , 联合有关科研机构 , 全方位深度融合工业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和智能识别等技术 , 攻克三维激光扫描、电子防摇、视频AI等多项技术难关 , 在全球率先成功研发了自动化门机 。
【渤海湾|突破4项核心技术 全球首台自动化门机投产】与传统门机的人工操作模式相比 , 自动化门机具有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更经济4个显著优势 。 门机自动化改造后 , 比人工操作更为精准 , 杜绝了因人工操作疏忽造成的机损和船损 , 港口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 门机自动化改造后 , 单斗循环时间达到了人工作业平均水平 , 且每斗抓取比更高 , 装卸作业效率更稳定 。 门机自动化改造后 , 司机从高强度的现场操作 , 变为在中控室自动模式下的远程监护和故障模式下的远程操控 , 工作环境大幅改善 , 劳动强度明显降低 。 门机自动化改造后 , 每条作业线可减少人员60%以上 , 有效降低了港口运营成本 。 采访人员王健高 通讯员张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