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发|电影走向多维潮流?抖音助一臂之力


宣发|电影走向多维潮流?抖音助一臂之力
文章图片

当短视频和“电影宣发”越来越深地绑定 , 我们或许也应当看到 , 除了易于推导的“流量与流量价值”之外 , 作为“后辈”的短视频与电影这种“前辈”艺术形式更深层次的关系 。
作者|周亚波
电影《盛夏未来》1分53秒版的预告片当中 , 抖音的画面一共出现了5次 , 但如果不是有意去数 , 你很难去特别注意到它的存在 。
这部陈正道导演的青春片 , 故事围绕着吴磊、张子枫饰演的高中毕业生 , 主题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未来 。 一定程度上 , 贯穿预告片的短视频应用场景 , 是串起故事的一条线索 , 之所以不刻意、不突兀 , 是因为我们早已对这样的场景感到熟稔:用抖音来记录生活、进行社交 , 再正常不过 。

宣发|电影走向多维潮流?抖音助一臂之力
文章图片

当“磊枫”的CP话题开始发酵 , 电影本身的“想看”数据开始飙升 , 看上去这又是一则电影与抖音合作的标准动作——相似的案例故事 , 我们已经见过多次 。 换句话说 , 抖音与电影的故事 , 已经相当深刻地写在了从业者的脑海当中 , 毕竟现在 , 已然很少有电影在宣发之时 , 会不去重视抖音的流量池、不去重视池内的内容复利 。
显性地 , “电影票购买” , 这一商业模式直接ToC的内容消费链条 , 正在越来越多地与抖音发生联系 。
更进一步 , 当短视频和“电影宣发”越来越深地绑定 , 我们或许也应当看到 , 除了易于推导的“流量与流量价值”之外 , 作为“后辈”的短视频与电影这种“前辈”艺术形式更深层次的关系 。 在6月16日 “视界新动力·2021抖音电影人之夜”上 , 除却《盛夏未来》、《大地之田》与抖音更深度的介绍 , 我们更可以观察到抖音的一种姿态 。
这种姿态可以概括为 , 在“记录美好生活”的slogan下 , 抖音与电影关系的进化 , 不论是宣发还是出品 , 其本质来自“影像记录”本身的相关性 , 来自一种艺术形态在新的内容消费习惯下的发展需求 。
在这个阶段 , 抖音可以继续作为一个样本 。
01|艺术与生活 电影是工业文明后诞生的新艺术形式 , 是“人类知道其确切产生时间和成长历程的艺术” 。 技术的进步决定了电影的诞生 , 而电影100余年来的数次变革:从黑白到彩色 , 从默片到有声 , 从胶片到数字 , 从低清到高清 , 都依然与技术的变迁息息相关 。
同时 , 电影也在内容层面反映着技术的变化 ,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 , 它来自于文化的需求 , 又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
由电影引申出的“影像创作”同样如此 , 记录的工具在变化 , 长短在变化 , 记录影像的权力逐步被下放到普通人的手中 。 但在另一方面 , 被称作“造梦的艺术”的电影 , 又始终以高规格的姿态 , 作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 。

宣发|电影走向多维潮流?抖音助一臂之力
文章图片

如何将两条线连接起来 , 正是电影发展到这个阶段不容忽视的一个命题 。
在以往的历史当中 , 电影宣发依赖着海报、预告片、图文等物料 , 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实际上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 。 一方面 , 长度不等的预告片从很多角度都属于“短视频内容” , 平台的兴起让这些物料有了更易于传播的载体;另一方面 , 创作工具的下放、创作人群的扩散 , 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影宣传的物料丰富度 , 整体生态的形成更能让这种丰富成为“有源之水” 。
根据《巨量引擎2020娱乐算数白皮书》 , 2020年全年 , 抖音影视综账号的数量相比2019年提升了362% , 在抖音用户偏好视频内容中 , 影视相关内容位于前列 。
根据公开数据 , 在创造了历史档期记录的“2021最强春节档”期间 , 仅统计2月1号到15号的数据 , 《你好 , 李焕英》的主题播放量达到了45.7亿次 , 点赞超过了1.2亿 , 《唐人街探案3》34次登上了抖音的热点 , 几项指标创下了双周报告诞生以来的记录 , 这也直接助力了票房大卖 。
抖音用户喜欢看电影宣发相关、也喜欢创作电影相关内容 , 成为了“艺术与生活”交互、“影像创作”发展的最新注脚 。 在6月16日刚刚结束的“抖音电影人之夜”上 , 抖音内容合作负责人肖轶表示 , 从去年复工至今 , 票房超过2000万的新上映50部电影在抖音已经产生了806亿的主话题播放量 。
02|“已完成”与“待开发” 在电影宣发范畴上 , 抖音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流量到效率、从玩法到场景、从工具到生态的建设 , 在case by case的实践当中 , 完成自身与电影营销的关联 。 肖轶表示 , 抖音在今年还将继续进行丰富营销玩法、拓展营销场景、打造有效营销工具的努力 。
在单一的流量层面 , 拥有6亿DAU的抖音拥有的不仅是用户数 , 更是基于兴趣和分发机制下 , 在营销周期更长、“产品找人”要求也更高的影像艺术行业 , 更加海量的内容、更加一致的视频载体 , 更具效率的分发 , 都是抖音的优势 。

宣发|电影走向多维潮流?抖音助一臂之力
文章图片
抖音内容合作负责人肖轶
与初期的生态相比 , 抖音已经构建了一个“看视频-丰富物料-直接购买电影票”的消费闭环 , 同时 , 也正在通过各种类型的玩法的推进搭建场景 。 疫情期间 , “云路演”这样的工具产品也正在迅速展开 , 《大赢家》成为了首个通过抖音直播代替线下路演的电影项目 , 单场直播观看人次超过了500万 。
在复工之后 , 云路演这种在性质上就符合电影宣发趋势的产品也继续得到应用 。 春节档期间 , 《你好 , 李焕英》的第一场直播第一个小时就带动官方抖音账号粉丝数增长10万 , 通过抖音带动猫眼想看指数增长了1.2万 。
流量背后的“用户” , 背后是类型的丰富度 , 生态中的双向作用:抖音上有各种各样的人 , 而人越多 , 创作者的角度就更丰富 , 用户的体系就会越多样 , 这正是电影宣发想要达成的目标 。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 其需要解读的特性也与抖音的形式产生着巨大的关联 。 抖音的用户体系 , 既包含着明星入驻所带来的黏性关系 , 又包含着行业KOL所带来的专业度认可 , 还包括在《盛夏未来》预告片当中有所呈现的“熟人社交关系” , 这与电影的“种草”方向高度吻合 。
当这些特质让“影像语言”下导演、演员乃至消费者本身出镜的想象力得到发挥 , 创意空间就呼之欲出 。 不论是近期《超越》云路演郑恺的10小时超长直播制造话题“15万人看郑恺直播睡觉” , 还是春节期间《你好 , 李焕英》“征稿”与母亲相关的创作 , 都以不同的方式显示着新营销链路的可拓展性 。
而在外部 , 不论是与猫眼的数据合作 , 抑或是猫眼专业版、灯塔APP等工具对抖音数据的日益重视 , 都增强了这一生态体系的稳固度 , 为抖音继续开发这方面的可能性创造了基础 。
03|内容的可能性 在强调抖音在电影宣发、营销侧的重要作用时候 , 内容往往容易被忽略 , 实际上 , 内容本身更能体现抖音在助力电影宣发更进一步的选择 。
例如 , 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尹香今曾在采访中告诉《三声》 , 《唐人街探案3》宣发的成功 , 抖音在当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体现在黄金期的即时效果上 , 而在内容方向上 , 对“唐探IP”而言 , 还有机会有新的可能性沉淀 。
“我们希望跟平台方能够更深度、长久合作 , 将我们的作品作为抖音上长期能够出现的内容 , 平台甚至可以成为投资方或者是内容参与方 。 这个IP可以作为我们和平台共同拥有的IP , 双方一起在本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 持续给观众释放有趣的内容 。 ”尹香今表示 。
从6月16日刚刚结束的“抖音电影人之夜”带来的最新案例来看 , 抖音与电影的关系 , 也正悄然经历着从深度宣发合作到联合出品 , 再到主出品的变化 。
《盛夏未来》是一个相当鲜活的案例 。 从表面上看 , 在6月初各大平台形成的刷屏 , 主演吴磊、张子枫的“磊枫CP”迅速成为话题 , 《盛夏未来》未播先火 , 都与抖音在电影宣发的层面中的“种草”息息相关 。 但不同的是 , 抖音这次作为出品方深度参与到了内容当中 。
抖音副总裁支颖表示 , 抖音最终决定成为出品方 , 既是因为影片本身的质量 , 也是因为在影片内容当中 , 抖音不仅仅是短视频社交工具 , 而是贯穿了整个故事脉络 。 在“电影反应文化生活”的维度 , 《盛夏未来》跨出了重要一步 , 而在抖音与电影的关系维度 , 出品也成为了一种尝试与突破 。 《盛夏未来》也完成了宣发层面之外的“更大闭环” 。

宣发|电影走向多维潮流?抖音助一臂之力
文章图片
抖音副总裁支颖
除此之外 , 由《棒!少年》主创打造的纪录片《大地之田》也在“抖音电影人之夜”上获得了关注 , 支颖表示 , 《大地之田》纪录片与抖音的相通性相当高 , 都秉承着“内容质朴 , 记录生活”的特点 , 呼应了“记录美好生活”的slogan 。
新故事的启示在于 , 宣发和出品的思路本就具备着一体性 。 抖音的电影宣发与内容高度相关 , 这为抖音在出品一侧继续展开合作创造了先决条件 , 出品也同样是基于内容 , 或基于电影中所呈现的生活的变化 , 或针对着记录方式本身 。
这说明了 , “抖音与电影”的故事自始至终都尝试着自洽:基于电影这种艺术行业本身的特点 , 从内容出发 , 尽可能去“记录美好生活” , 这既是抖音如今能够成为电影宣发重镇的重要原因 , 又为宣发之外的下一步提供了前提 。
事实上 , 抖音从2019年就开始启动“视界计划” , 愿意 “以开放共赢的姿态推动电影业发展” 。 截止目前 , 抖音已经出品(包括联合出品)了 13 部影片 , 票房总计 160.8 亿元 , 其中3 部电影票房破 25 亿 , 3 部电影进入中国影史票房前 15 , 2019年国庆档票房冠军《我和我的祖国》获得了第 35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
在某种层面上 , 《盛夏未来》成为了一种缩影 。 它以抖音为故事串联载体 , 反应真实生活状态 , 又在对出品、宣发的统一当中呈现出了对内容的可能性的思考 , 反映出了抖音以“助推优势内容”为方法的、助推行业的希望 。
“抖音电影人之夜”上 , 中影集团、万达影视也宣布与抖音达成了深度合作 , 而抖音对外传递的“开放+深度”合作的态度 , 以及对“尊重电影人”、“尊重好内容”的强调 , 也在传递一种决心与信号 。
【宣发|电影走向多维潮流?抖音助一臂之力】在实践当中 , 影视宣发自然是抖音已形成的优势 , 而宣发为什么可以形成优势、新的探索可以形成什么样的影响力 , 又恰好将“已取得的成绩”和“想要共进的决心”放在了同一语境之下 。 抖音对电影的助力 , 也自然可以走出宣发之外 , 走到更多维的联系当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