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采访人员 张阳】5G技术对于全球经济发展 , 对于全球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作用之大 , 早已无需质疑 。 今年是5G牌照发放的两周年 , 这两年 , 5G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 赋能着千行百业 。 今年 , 2月23日 , MWC上海举办期间 , GSMA会长葛瑞德(Mats Granryd)在大会的开幕演讲中表示 , 到2021年底 , 5G将覆盖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 。
6月7日 , 据工信部透露信息显示 , 当前我国 5G 网络建设步伐加快 , 已建成 5G 基站近 85 万个 , 形成全球最大5G 独立组网网络 , 5G 行业应用创新案例已超过 1 万个 。 无论从基站建设数量还是5G应用创新来看 , 中国都正在领跑全球的5G建设 , 作为唯一一家参与了中国从1G到5G建设的通信技术厂商 , 爱立信正在进一步加大在中国本土5G研发的投入 , 推动中国的5G技术创新 。
6月10日在爱立信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 , 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女士又重申爱立信对于中国市场的承诺:做中国数字化转型的赋能者 , 做5G技术创新的推动者 , 做中国绿色发展的共建者 。
如何实现更好的5G发展 , 这五点很关键
沟通会上 , 爱立信东北亚区首席市场官张至伟代表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发布了《成就更好5G的五大关键—影响消费者采用5G的重要趋势发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报告涵盖中国、美国、韩国、印度等26个市场 , 代表了全球13亿智能手机消费者的观点 , 其中包括2.2亿5G用户 。 张至伟表示 , “该报告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份5G用户报告 。 ”
文章图片
据张至伟介绍 , 为了形成这份报告 , 爱立信在全球调研了3万多用户 , 在中国市场对2400位用户进行了调研 , 其中600名是已经使用了5G的真实活跃用户 。 “调研的用户数量 , 大家看起来数字不是很大 , 但是从抽样统计学的角度来看 , 这代表中国有3.5亿移动用户 , 其中1.7亿5G用户 , 对于形成相对准确的全球5G市场趋势 ,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
这份《报告》根据中国市场的调研结果 , 给出了影响中国消费者使用5G的五大趋势发现:
一、需要弥合知识差距
报告指出 , 中国用户存在5G认知差距 , 有33%的中国受访者拥有5G手机 , 但声称是4G用户 , 5%的受访者声称使用5G , 但拥有的却是4G智能手机 。 从年龄和结构组成来说 , 率先采用5G的人群中 , 以中青年为主 , 单身的尝鲜型用户更多 。
张至伟表示 , 这表明针对消费者的认知差距还需要有更精准的5G信息普及 。 “如果认知差距被弥补 , 那么去年至少会增加33%的5G用户数量 。 ”
二、5G推动使用行为的改变
与4G用户相比 , 5G用户每周多花2小时在高清流视频上 , 多花1小时在云游戏上 。 在中国 , 25%的受访者在升级后减少了在智能手机上的Wi-Fi使用量 。
张至伟解释说:“我们看到在5G云游戏上多花的时间和AR/VR花的时间都有明显的提升 , 这从侧面证明5G技术的确非常有潜力 , 这些行为的变化实实在在发生了 , 已经不可能再逆转 , 下一步就是我们怎么样在借助这一趋势 , 实现相关产业链的崛起 。 ”
三、在推动5G满意度方面 , 室内5G覆盖比速度或电池续航时间重要两倍 。
张至伟指出 , 5G室内覆盖、5G家庭覆盖在消费者对5G网络的满意度比重中占一半以上 , 相比于速度、电池续航等对于满意度的影响重要2倍 , 这给那些还没有商用的市场或者还没有实现5G覆盖的地区提了个醒 , 5G室内、室外覆盖要同步进行 , 中国市场后期要进一步完善室内覆盖 。
四、虽然中国的早期用户对网速感到满意 , 但62%的受访者希望获得更多创新的应用和服务 。 (全球数据为70%) 。
张至伟称 , 5G网速体验确实让一些早期用户比较满意 , 这是个很好的开始 。 但是有62%的消费者对于5G提供的应用服务还不是很满意 , 在这一方面低于全球的70%比例 , 这说明中国的新兴业务正在蓬勃发展 , 生态越来越丰富 , 但是也提示通信运营上要更注重5G应用生态 , 找到消费者应用的真正痛点 。
五、如果将有较高影响力的“商业就绪型”用例商业化 , 中国消费者将为捆绑数字服务的套餐多付45%的费用 。
“我们把全球26个市场比较流行的用例大致分为三类 , 一类是还在研发阶段并没有完全成熟的 , 第二类是生态初步具备正在探索商业模式的 , 第三类是生态、商业模式齐备随时可以大规模商用的 。 在这三类应用中消费者的最低付费意愿也高达57% 。 ”张至伟说 。
针对上述五大趋势发现 , 爱立信对中国实现更好的5G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第一就是必须弥补认知差距 , 让消费者更好的认识到什么是5G;第二 , 室内覆盖非常重要 , 室内、室外同步进行覆盖对5G来说更重要;第三 , 整个网络建设的时候更好地满足业务对网络的要求;第四 , 不要光看这些需求 , 更要看这些需求背后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 只有找到背后的核心诉求才能找到下一个更好的5G应用;第五 , 一定要加速用例的商用 , 尽快商用化落地5G才能更好的发展 。
创新潮汐功放技术帮助运营商节能减排
中国正处于5G大规模建设初期 , 5G基站所带来的能耗问题 , 和5G的未来技术发展走向 , 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5G技术创新企业 , 爱立信也一直致力于用专注和领先的技术和产品 , 满足社会的需求 。
爱立信东北亚区网络产品线部门总监吴日平表示 , 当前 , 中国正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 并发布了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 ,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 爱立信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 , 也希望在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贡献一份力量 。
文章图片
此次沟通会上面向全球首发的基于Ericsson Silicon(即基于爱立信先进的硅芯设计理念推出的多款全自研先进制程芯片)的创新射频单元节能方案——潮汐功放技术 , 可将基站射频单元的功耗降低20% , 从而有效节约能源 , 降低碳排放 。
吴日平介绍说:“国内运营商的典型无线网络 , 无线主设备能耗(射频单元+基带单元)占无线网络总能耗的约50% , 另外50%由空调、电源等消耗 。 射频单元能耗占无线主设备能耗的约80% , 射频模块占射频单元能耗的约70% , 其中PA是能耗大户 , 占射频模块能耗约90% 。 因此 , 通过技术创新 , 提升PA的效率是无线网络节能的关键一环 。 目前 , 射频单元的节能技术包括符号关断、通道关断、深度休眠等 , 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的有无 , 在无业务的时刻和无业务的区域 , 通过不同级别的“关断” , 达到节能的目的 。
此次 , 爱立信研发的潮汐功放技术 , 是在当前技术的基础上 , 提供了更灵活的节电方式 , 在无需“关断”的情况下 , 也可以实现节能 , 同时不影响终端用户感受 。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动态调整PA电压以提升PA的效率 , 在有业务的情况下 , 可根据业务量的高低 , 自动通过硬件算法实时优化功耗 , 在不影响性能的同时实现功耗的动态优化 。 其具体原理是:现网业务随时间分布不均衡 , 如部署在写字楼附近的基站 , 白天很忙 , 晚上很闲 。 业务量高时 , PA需要输出较高的功率 , 也就是需要给PA提供较高的电压 。 目前业内基站采用分级可变电压(即不同的功率等级)来对应不同的业务负荷 , 很难精细地实时调整 ,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也会因为一定的调整偏差带来小区间干扰 。 爱立信的潮汐功放技术可实现基站的能耗随业务变化实时动态调整 。 通过机器学习对现网业务负荷进行跟踪和预测 , 在不同的业务量下 , 爱立信数字中频芯片(基于爱立信先进的硅芯设计理念推出的全自研先进制程芯片之一)里集成的算法可自动调整PA的电压 , 让PA时刻工作在效率的最优点 , 达到整机效率最大化 。 但降低PA 的电压通常会引入额外的PA非线性 , 从而影响系统性能 ,爱立信研发的新算法可以消除此类额外的非线性 , 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并保持最优性能 。 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 , 在典型业务负荷下 , 潮汐功放技术可使射频单元功耗降低约20% , 基站整体功耗降低约15% 。 ”
【消费者|爱立信给出5G发展五点建议 首推节能“潮汐功放技术”】随着5G网络不断向绿色低碳方向演进 , 潮汐功放技术将与现有的节能技术相辅相成 , 在提升网络商业价值的同时 , 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推荐阅读
- 用户|扫地机器人行业未来怎么走?石头科技给出了答案
- 数字货币|是继续欣欣向荣还是泡沫破灭? 专家给出加密货币2022年五大预测
- 消费者|华为、安踏、蜂花、鸿星尔克与曹县汉服:“新国货”的觉醒时代
- CBNData|超四成消费者追求家的安全感,家居向全屋智能进阶 |CBNData报告
- 技术|乐鉴码交互设计优化及NFC技术加持,助力提升消费者互动体验
- 人脸|部分商家热衷“盗采”消费者人脸信息,怎么破?
- 最新消息|承诺整改“摇一摇” 江苏省消保委:开屏广告不可欺骗误导消费者
- 视点·观察|上海消保委回应三只松鼠模特妆容问题:应契合消费者审美
- 数智|如何建立乡村数字生态体系?《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给出答案
- 主题|2022正确打开方式?这是博物历、湛庐珍藏历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