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朋友圈|京东不是京东
文章图片
图1/9
唯天下之至拙 , 能胜天下之至巧 。
——曾国藩
1
京东是什么?
几乎每个人都会说 , 它是一家电商 , 正品保证 , 买东西放心 , 配送又快又好 。
分析师则用术语和数据说话——京东是一家靠自营零售起家的电商 , 也是一家供应链的企业 。 去年京东净收入接近7500亿元 , 今年第一季度为2030多亿 。 京东目前有37万名员工(含非上市部分) , 其中物流员工26万人 , 服务5亿用户和数百万家合作伙伴 。
为什么京东的配送快?因为从2008年至今 , 京东已在全国建了超过1000个仓库 。 用户在京东下单后 , 就近分配给距离用户最近的仓库 , 分拣和发运 。 2020年 , 京东自营配送服务覆盖全国99%的人口 , 超过90%自营订单可在24小时内送达 。
从仓到端 , 效率很高 , 但京东并不满足 。 例如 , 对水、奶、纸、油、生鲜、冷冻食品等等 , 更高效的配送应该是从超市的门店直接送到端 , 因为商品已经在门店 , 就近即时配送更方便 , 成本也更低 。
所以京东通过达达集团进入了本地即时配送 。 达达集团由“众包平台”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合并而成 , 其定位是“卖天下的货” , 目前已覆盖超过2500个县区市 , 有几十万名活跃的“众包”配送员 , 可以把数以十万计的超市、药店的商品在1小时内送达消费者 , 风雨无阻 , 24小时全天候配送 。
文章图片
图2/9
整体看 , 京东物流其实有六张网: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达达众包 。
建这么多仓 , 这么多快递员 , 且待遇不低(京东物流去年对每位一线员工的年均支出近11万元) , 这种模式必然很重 , 很累 , 很苦 。
京东刚开始自建物流时 , 不少同行都认为不可持续 。 因为2008年前后 , 一张快递单的行业平均成本是6块钱 , 低的能做到3块钱 , 而京东起步的成本将近10块钱 。 刘强东被认为是“烧钱的疯子” 。
刘强东是2007年决定自建物流的 , 原因是客户的投诉 , 超过一半都是到货慢 , 或者货摔坏了;还有就是第三方快递公司不能做代收货款业务 , 结算总有问题 。
刘强东说过千百次 , 零售万变不离其宗 , 本质就是成本、效率、体验 。
“质疑者没看到的是 , 在京东厚重的模式背后 , 是行业费用率的大大降低 , 以及效率的大幅提升 。 模式是轻还是重不是最重要的 , 一切的出发点只有一个:提供越来越好的顾客体验 。 消费者满意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 ”
时间从来不会辜负有价值的付出 。 消费者通过京东物流获得的体验 , 成了京东最重要的竞争壁垒 。 不久前有一则新闻刷屏 , 北京一家社区的居民听说京东小哥不再服务了 , 集体出面挽留 。
达达CEO蒯佳褀说:“如果要我给京东下一个定义 , 那就是社会化物流的优化者 。 ”
刘强东给京东的定义则是 , “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
前天 , 6月18日 , 京东18周岁生日 , 刘强东发布致股东信 。 他说 , 未来的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世界市场” , 面向未来十年 , 京东将潜心打造新一代基础设施——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 。
文章图片
图3/9
2
从京东的新目标看 , 京东已不只是过去的电商京东 , 而是社会化供应链的京东 。 那么 , 什么是供应链?
经典的定义是:它是围绕核心企业 ,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 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 ,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 。
刘强东对供应链的说法则非常通俗 。 2018年 , 他在关于京东“无界零售”的演进中说——
“大家都知道我是在中关村摆柜台起家的 。 在摆柜台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硬盘、一个主板、一个显示器要在一个市场里跑三四次 , 搬来搬去 。 货物的频繁搬动并没有为产业、为用户、为品牌商创造价值 , 就是我炒给你 , 你炒给我 。 那时我就认为 , 像这种毫无价值的搬动 , 毫无价值的商业活动终究有一天会消失 。 我们必须打造一个为消费者、为合作伙伴带来价值的供应链体系 。 2003年我们上线了京东商城 , 2004年内部就定下来 , 我们不是一个电商公司 , 是一个用技术来打造供应链服务的公司 , 是用技术为品牌商提供供应链服务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花了十几年时间投资建设物流体系的原因 。 ”
十几年磨一剑 , 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已经有了眉目 。
文章图片
图4/9
首先 , 它是基于京东自身的零售实践 , 打造出的一套资源、能力和技术体系 。
京东自己做零售 , 其自营零售综合费用率不到10% , 而大部分零售商要20%以上的综合费用率才能盈利 。 京东仅自营在库的产品数量有500万种左右 , 传统零售商一般在15万种左右 。 京东的商品库存周转天数是30天多一点 , 传统零售商是63天 , 美国沃尔玛的供应链能力闻名全球 , 也要39天 。 以运营效率著称的全球零售业巨头Costco , 其最新的库存周转天数为30.9天 , 但其管理的SKU只有几千个 。
其次 , 这一供应链向社会开放 , 赋能商家 , 帮他们提高效率 , 降低成本 。
刘强东举过一个例子 。
重庆有一家开在长江“黄金七号”游轮上的小卖铺 , 独家生意 , 绝对有流量 , 且商品销售价格较高 , 但竟然不赚钱 。 原因是 , 一个小店进方便面、矿泉水等 , 要面对多个供应商 , 单品量不大 , 没有多少折扣 。 船停靠码头 , 往往只有15分钟 , 供应商必须在15分钟内把货送到码头 , 供应链成本很高 。
与京东合作后 , 游轮在重庆、涪陵、宜昌三个码头停靠时 , 京东的供应链可以为小卖铺快速供货 。 过去卖的是大众商品 , 今天一半是进口商品 , 且售价跟京东商城一样便宜、实惠 , 消费者不需多花一分钱就可以买到跟网上一样优质低廉的商品 。 消费者、店主和京东供应链共赢 。
中国有各种业态的小店 , 他们和品牌商之间隔着四五层 , 难以打造有效的供应链 。 经过京东供应链的赋能 , 也许你一个月只要三瓶洗发水 , 几瓶酒 , 没关系 , 京东都给你马上送过去 , 让你依托京东供应链 , 如鱼得水地做生意 。
文章图片
图5/9
3
“黄金七号”游轮上的小卖铺的案例给人一种印象 , 京东主要是靠规模采购的成本优势以及仓配优势(商品供应链 + 物流供应链)为小店赋能 。 但“数智化社会供应链”的含义 , 远不止于此 。
简单举几个例子 。
早在几年前 , 沃尔玛就和京东之间进行了“用户互通、门店互通、库存互通”的深度协同 。 以往用户在京东商城下单后 , 从京东的某个仓库出货 , 发送到某个配送点 , 再配送到用户手中 。 双方打通库存后 , 用户在京东商城下单 , 如果系统判定商品从沃尔玛的门店进行配送为最优路径 , 后台订单管理系统就会下发订单给对应的沃尔玛门店 , 沃尔玛门店的工作人员进行商品出库及打包 , 同时京东快递员在指定时间去门店 , 提取商品并配送 。 这一过程提高了配送效率 , 优化了配送路径 , 也提升了沃尔玛商品的库存周转 。 如果门店刚好缺货 , 京东仓库将无缝隙接手发货 。
安利是全球直销企业的翘楚 , 1995年进入中国 , 中国市场已是其全球最大市场 。 2017年 , 京东物流为安利的社交电商平台“安利云购”提供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四大区域的智能仓配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 2019年又为安利打造了商品布局、销量预测、智能补货、库存健康诊断等定制化方案 , 全面承接安利的供应链分销计划工作 。
2020年 , 京东开始为安利提供售后维护解决方案 。 截至2020年上半年 , 安利的成品物流费用节约了10%以上 , 现货率提升至99.5%及以上水平 , 产销高效协同 , 实现库存周转天数降低40%以上 , 分销计划运营效率提升1倍 。
雀巢和京东合作打造了“全链路控制塔” 。 它的补货预测系统可以智能化给出未来91天各品牌、品类、单品的采购计划 , 并实时展示雀巢在京东各仓的存货周转、现货率、滞销商品占比等核心库存指标 , 还可以可视化地展示商品的市场销售去向 , 各品牌、品类在各区域的订单占比、市场渗透率、用户行为和画像分析 。
所有这些 , 意味着雀巢可以更实时地了解自己的运营状态 , 并有针对性地通过补货、排产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京东物流还与雀巢在天津联手打造了近3万平米的智能仓配中心 , 提供运营保障 。
一张网 , 盘天下货 。 这是京东最核心的价值 。 这张网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仓储和配送网 , 是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网 , 还是智能化的网 。
文章图片
图6/9
比如 , 如果你能准确预测一年中哪些日子的商品销量最高 , 就可以在那些日子里 , 提前一天把商品备在仓库里 。 否则 , 如果天天都按最高销量备货 , 成本很高 。 预测越准 , 越省钱 。 这样的预测谁来做呢?算法不断优化的人工智能 。
2020年双十一期间 , 通过智能预测、自动调拨和智能履约 , 京东智能供应链帮助3.3万个品牌、超过500万种商品进行了销售预测 , 用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 , 使产销之间的匹配更精准 , 从而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 。
2021年618期间 , 京东智能供应链每天给出超40万条供应链智能决策 , 京东与64.3%的自营供应商实现了智能供应链协同 , 从而有效提升供应链效率 。 而基于智能决策的预售前置 , 也在今年京东618实现了200个城市的分钟级送达 。
4
2021年6月1日0时至6月18日24时 , 2021“京东618 , 18周年庆”累计下单金额超过3438亿元 , 创下新纪录 。 这是给消费者带来丰盛体验的又一次印证 , 也是帮助合作伙伴实现强劲增长的成果 。
文章图片
图7/9
近年来 , 京东的价值着力点从“降低交易成本 , 提升交易效率”向“提升产业效率 , 推动价值创新”转型 , 其最突出的表现是用数据指导开发生产 , 打造新的品类 , 丰富和优化供给端 。
2019年 , 京东建立了JC2M平台 , 通过行业、市场、商品、价格、人群、营销的六维数据视角交叉分析 , 识别潜力细分市场 , 挖掘消费者关注点 , 提供定价及产品卖点洞察 。
2020年 , 京东发布“C2M智能工厂”计划 , 与智能化的社会供应链相匹配 , 覆盖从需求分析、研发设计、采购供应链、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仓储物流到销售服务全流程的13个细分环节 , 服务中国制造的智能化转型 。
今年618期间 , JC2M平台联手品牌方 , 反向定制了多款符合用户需求的新品 , 不少“出道即爆品” 。
5月20日 , 2021京东“全链路新品计划”的首个单品“美的轻食纤V煲”在京东小魔方“上新” , 2小时爆卖3000台 , 当日销量突破7000台 。 在研发过程中 , JC2M联手美的定义了少食、精食的“轻食电饭煲”细分市场 , 并通过新品仿真测试对目标人群做了功能和价格的上市前验证 。
新的细分品类 , 需要新的标准进行规范 。 所以京东率先携手美的、九阳、苏泊尔、荣事达、京东京造 , 联合举办京东低糖饭煲品鉴论坛 ,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联合京东家电与各大品牌共同推动制定《低糖电饭锅烹饪的米饭品质评价技术规范》 。
九阳“不用手洗”破壁机Y536也是618的一个爆品 。 其一大特色在于 , 做完饮品 , 机器会自动感应从后置水箱进水清洗 , 38000转速高压水流加上70℃高温蒸洗 , 多方位立体冲洗 , 去除顽固性残渣 , 整个过程“无人参与” 。 这一研发理念出自京东最近一两年的数据观察 , 一方面 , 宅餐兴起 , 不少年轻人喜欢用破壁机制作鲜榨果蔬汁 , 另一方面 , 又因传统破壁机使用中的难清洗、易溢锅等问题望而却步 。
2006年京东刚进入家电品类的时候 , 家电品牌企业的整体净利率不到1% , 而线下家电零售商的净利率却可以达到6% , 库存周转87天 , 账期180天 。 作为自营零售电商 , 京东要求自身家电品类的净利率要维持在一个相对低和稳定的状态 , 即便有能力获取更多利润 , 也要把利润让给用户和合作伙伴 。
近十年来 , 中国的家电行业不但没有因为电商渠道的崛起而受到冲击 , 相反 , 利润率和创新能力不断改善 。 2018年 , 中国家电行业家电品牌的净利率已经接近10% 。
因为有京东 , 行业的健康发展多了一股清流 , 一股正能量 。
文章图片
图8/9
5
6月18日刘强东的这封致股东信用了“心存敬畏 永葆情怀”做标题 。
他说 , 京东从创立的第一天起 , 就不会为了追求“大”而放弃商业信仰 , 京东成长的每一步都不追求独善其身的高利润 , 每一次创新和变革都是想着如何帮助合作伙伴有更好的增长 , 而不是替代他们 。
对于京东和合作伙伴的关系 , 刘强东提到过两个“理论” 。
一个是“三毛五理论”:如果有机会赚一块钱 , 京东只拿走其中的七毛 , 三毛留给合作伙伴 。 七毛中的三毛五留给员工福利和年终奖 , 剩下的三毛五留给企业未来的发展 。
另一个是“十节甘蔗理论”:贯穿消费的价值链共有“十节甘蔗” , 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 , 前5个归品牌商 , 后5个归零售商 。
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 , 是在“三毛五”和“十节甘蔗”基础上的新目标 。 过去是与合作伙伴分享利益 , 未来是把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开放出来 , 形成组件化、模块化的解决方案 , 帮助客户与合作伙伴实现业务成长 , 实现从消费端到产业端价值链各环节的整体优化与重构 。 C2M就是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渗透到生产端的表现 。
文章图片
图9/9
中国电商有着高歌猛进的过去 , 电商造节也已成为消费者的节日 。 然而 , 在流量红利见顶、平台监管加强的背景下 , 电商也需要与时俱进 , 从偏向C端的流量玩法 , 迈向与实体商业更好的融合 , 以及在全产业链上 , 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 助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价值创新 , 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价值 , 让数字鸿沟变成数字桥梁 。
全球供应链正在走向深刻变革 , 以成本为导向的供应链开始转向以服务为导向的供应链 。 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柔性供应链 , 透明可信的真实供应链 , 快速响应的实时供应链 , 高效协同的韧性供应链 , 具备以末端服务场景为核心的履约能力的全渠道供应链 , 正在成为趋势 。
【秦朔朋友圈|京东不是京东】21世纪国与国的经济竞争 , 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 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 , 一家能够心存敬畏、永葆情怀的公司 , 对用户、对伙伴、对社会、对环境、对社区、对员工肩负责任、创造价值的公司 , 有理由走得更远 。
推荐阅读
- 协作|微软发布了个“圈”,官方详解Microsoft Loop全新协作平台
- 编码|飞利浦发布 Fidelio T1 真无线降噪耳机:圈铁三单元,1699 元起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机器人:不止重复性任务 或能成人类朋友
- IT|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
- 出圈|这些彩蛋你发现了吗?网友: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中国航天
- 频道|支付宝升级“生活号”,商家版“朋友圈”能否留客?
- 功能|抖音正测试“通讯录”功能:像极了朋友圈
- 字节跳动|抖音正测试“通讯录”功能:神似朋友圈
- 视点·观察|上海市消保委发文谈三只松鼠被骂上热搜:消费圈的审美也要与时俱进
- 王者|动圈王者?笑话!当年的IE80是怎么成为经典HIFI耳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