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公众号锋见
文章图片
图1/6
又是一年618落幕 。
不过在当下 , 618 和双 11 似乎都不再有诞生之初的新鲜感和兴奋感 , 电商平台和品牌厂商拿出的优惠力度都变得理所应当 , 就像是应对学期末考试时的模式化处理 。 618 的增长还在继续 , 平台、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进步方向 , 并且还隐藏着新的希望 。
这就是 2021 年的 618 , 一届有些低调但绝对不能用“无聊”来一言蔽之的 618 , 纯粹的数字变化已不再是主流 , 新的发展方向新的竞争格局却在悄然之中生长 。
电商平台改换新玩法
618 最初是以京东店庆日名义而出现 , 因此京东的表现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整个活动周期 。 在计入 2021 年 618 的 6 月 1 日到 6 月 18 日期间 , 京东创下了超 3438 亿元下单金额的成绩 , 作为对比一年前的京东 618 下单金额为 2692 亿元 , 2019 年时的数字为 2015 亿元 。
文章图片
图2/6
新消费和中高端产品都有一倍以上的销售额增长 , 销售额过亿品牌 236 个 , 中国品牌占到了 73% 。 比起销售 , 京东战报更突出交付保障和服务的改变 , 表示与 64.3% 的自营供应商达成智能供应链协同 , 全国日均单量预测准确率超 95.5% , 92% 的区县和 84% 的乡镇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 。
有相当多的消费者追求纯粹的低价格 , 但希望获得更高品质消费体验和服务的庞大用户群体依然存在 , 京东显然是想要进一步巩固“服务取胜”的竞争优势 。 自营商品的定价与售后服务 , 自有京东物流体系的效率等 , 都是京东电商业务保持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部分 。
截至发稿 , 淘宝和天猫都未发布涉及销售数据的 618 战报 , 对外表达的重心似乎转移到了对平台入驻品牌的“用户赋能”上 。 天猫 618 期间 , 各类品牌商家共获得了近 6000 万会员数量增长 , 目前有 20 家会员数量超千万的品牌 , 且部分品牌的成交有过半来自会员用户 。
文章图片
图3/6
不同于此前扁平的单纯基于商品交易的关系 , 品牌在天猫平台吸引消费者成为会员后 , 可以用信息流、推送、专属优惠等更主动的方式接触用户 。 结合 88VIP 优惠券可跨品牌使用 , 或许可以看作天猫释放能量拉动交易 , 涉及复购率的工作也可能变得跟运营变得更紧密 。
苏宁的全天战报也没有在销售表现上跟其他电商平台“硬碰硬” , 而是把目光放到了销售增长趋势上 。 比如在家电产品中 , 带有健康和效率功能的空调、电视、洗衣机、冰箱等都有了 200% 上下的销售 / GMV 增长 , 消费者开始更乐于参与以旧换新 , 3C 品类中就有 145% 的订单增长 。
由于各种因素的同时影响 , 苏宁在今年 618 的表现更像是个增长相对平稳 , 缺乏重大突破跻身头部的二线选手 。 拼多多没有发布 618 数据 , 但天猫(及淘宝)、京东、拼多多的头部阵营已经相对固化 , 品类、数量、物流能力都不那么充足的电商平台 , 就必须更加突出特有价值 。
手机行业有了新格局
经过一番定语叠加修饰 , 手机行业的 618 似乎年年都能量产一大批冠军 , 在 5G 没能显著拉动消费需求、市场整体规模再度收紧的 2021 年也是如此 。 去掉复杂的词藻 , 就会发现市场竞争格局有了微妙的有趣变化 。
小米获得的增长是毋庸置疑的 , 全平台支付金额达到 190 亿元 , 去年这一数字为 100 亿 。 小米手机业务也亮点颇多 , 总销量是国内安卓厂商第一 , 小米 11 系列和 Redmi Note 10 系列分别在中高端和千元价位段 , 各自拿下了有定语的第一 。 电视和 IoT 产品则拿下了各自品类的第一 。
文章图片
图4/6
总的来说 , 小米拿到的成绩并不令人意外 , 产品都有同级别相对突出的亮点 , 加上史低售价自然让消费者更青睐 。 只不过 , 不少产品线从体验到形态上都没有如小米 11 Ultra 的巨大变化 , 以至于家电产品还仅有电视一个顶梁柱 , IoT 销售数据占比有限 。
vivo 则有点“声量不大 , 成绩不错”的意思了 , 线上为主的子品牌 iQOO 虽说在多个平台位列第二 , 但高端机型销售倍增再加上旗下手机的高均价 , 销售额反而拿下了天猫的安卓手机第一名 。 不是最“水桶” , 但针对互补风格极强的产品策略让 vivo 和 iQOO 找准了位置 。
“欧加三兄弟”的成绩单更有意思 , 多品牌组合拳初见成效:OPPO 往年被看作“线下机”的 Reno 系列有 400% 以上增长 , 电视更是比去年双 11 增长 2900%;一加 9 系列扩充到三款手机后 , 一加的 618 销量也同比增长 300%;realme 达成 618 期间销量超百万目标 , 年销千万或成定局 。
华为的 618 相对低调 , 没有发布任何官方数据 , 不过在供应问题影响下依然是京东的销售额第四名 , 618 当天还是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品牌 。 独立后的荣耀还处于重新攀升的阶段 , 最重要的成绩是荣耀 Play 5T 成为线上安卓手机的销售冠军 , 用户关注度和资源调动能力依然在线 。
文章图片
【新浪科技综合|低调的 618,不低调的智能手机市场洗牌】图5/6
魅族、努比亚、黑鲨等厂商 , 手机产品部分都有不等的增长 , 没有被市场整体趋势再度压缩生存空间 。 不过相当有趣的是 , 多个品牌推出的手机配件如充电器、散热背夹等 , 都有数倍增长且成为同品类销售冠军 , 产品策略另辟蹊径出奇招 , 或将成为今后体量较小厂商的常规做法 。
在 2021 年的 618 , 手机行业竞争已经沉淀出了明显的层次:苹果官方大力度降价后 , 守住了庞大市场规模;小米在高端和入门性价比市场都有改变 , 保持着 IoT 和家电的优势;vivo 和 OPPO 没有局限于传统渠道 , 多品牌战略有亮点;华为和荣耀都尚待复苏 , 表现出一些迹象;小体量厂商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
全屋智能开始“破亿”
与手机厂商对于 618 战报不减的热情一比 , 家电厂商在今年显得低调了许多 , 几乎所有厂商都推出了各自的促销活动 , 但只有横跨全品类的寥寥数家会单独公布数据 , 更多的是活跃于京东、苏宁等平台的榜单之中 。
TCL 全渠道 21 亿成交额 , 近期力推的将电视冰箱空洗等打包销售的套系家电实现 470% 同比增长 。 创维 GMV 达到 4 亿 , 出现了两款销量破万的中端电视产品 。 有趣的是 , TCL 和创维都有想拿下性价比超大屏电视市场的新品 , 也分别获得了破千和售罄的成绩 。
文章图片
图6/6
美的劲头依然凶猛 , 全品牌的销售额达到 160 亿 , 同时第九年成为天猫、京东、苏宁的家电行业第一 。 能保持江湖地位 , 应该和美的丰富的产品线、渠道资源和行业方向敏锐度离不开关系 , 能在这个整体并不明朗的时代得到让人另眼相看的成绩 。
行业销售数据则和平台数据大致相同 , 呈现出高端产品和品质化功能更受欢迎的趋势:75 英寸以上尺寸的电视销量增长 300% , 新风空调成交额增长 8 倍 , 大容量洗碗机成交额增长 150% 。 当然 , 这也与小米等厂商拉低相关产品的售价有关 。
智能家居厂商的声量就高调了不少 。 绿米联创全渠道总销售额为 3.6 亿元 , 其中全屋智能定制过亿 , 智能开关、窗帘电机、传感器则在全平台获得销量销售额的第一 。 另一家增长迅速的智能家居玩家欧瑞博 , 全屋智能产品实现销售额破亿 , 同比增长 100% 。
多家厂商的 618 战报都在反映一个事实 , 全屋智能并不是行业强推给消费者的生硬概念 , 而是从实际使用需求出发的产品体验和销售模式 。 目前全屋智能已经初步获得市场认可 , 接下来便是持续改进产品 , 让这个概念变成如“四大件”一般的家装必备品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