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 , 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 。
文章图片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二号 , 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其实 , 航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仅是汽车上的导航仪 , 方便面里的速干蔬菜这样直接明了 。 航天技术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有着不易察觉 , 深远持久的影响 。
想拥有一个视野开阔 , 思维敏捷的孩子吗?这篇文章或许就是答案所在~
为什么我们要上天?
每逢航天热点的出现 , 不少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要上天?航天无用 , 不如拿来改善民生 。
答案要从600年前说起 , 当时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船队 。
文章图片
强大到什么地步呢?在15世纪的技术水平下 , 郑和宝船共建造62艘 , 最大的长148米 , 宽60米 ,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
甚至后来者也没有居上 。 近百年后的哥伦布船队 , 船体长24米 , 宽6米 , 共3艘 。 假设穿越时空 , 郑和大宝船“偶遇”哥伦布小帆船 , 甚至不需要开炮 , 靠“撞”就能让哥伦布全军覆没 。
文章图片
但当时中国人认为探索海洋无用 , “厚往薄来”终至劳民伤财 。 于是 , 我们失去了海洋 。
文章图片
(明宣宗朱瞻基 , 开创仁宣之治 , 郑和下西洋正是在他的时代结束)
1492 年西班牙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 这时候我们还能独善其身 , 并不觉得有什么“异样” 。
1840年 , 英国殖民者的一声炮响 , 彻底让我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警醒 , 接下来就是“百年屈辱” 。
文章图片
现在有人说 , 那个全人类都只认识了1/10000000000000000000000的太空 , 没啥意义 , 别费钱了吧?
这一幕 , 似曾相识 。 这思想看起来 , 似乎没问题?我们还要失去更多么?可我们不是朱瞻基 , 也幸好不是朱瞻基 。
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 , 即使我们不了解、不清楚航天技术 , 也不能重蹈覆辙了 。
无论是船舶还是航天器 , 都让人类的身体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 身体的延伸又反哺思想 , 推动人类不断探索身体如何延伸的更远 。
技术的进步已经为思想的前进做好了准备 , 如果思想依然不愿意延伸起来 , 人类又怎么会有未来呢?
为什么太空更容易让孩子了解知识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 , 道理我都懂 , 但是这和孩子有什么关系呢?孩子又不懂这些深奥的道理 , 和他说了也听不进去啊 。
然而 , 思想的进步绝不是空中楼阁 , 凭空产生 , 而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 。 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中的太空授课活动 , 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
2013年6月20日 , 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距离地面三百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给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太空授课 。 (顺便一提 , 当时的指令长是聂海胜 , 也是这次神舟十二号任务的指令长)
文章图片
三位航天员老师“站”稳后 , 先给同学们露了几手“功夫”——“悬空打坐”、“大力神功” 。 在失重环境下 , 航天员们都成了“武林高手” , 博得同学们阵阵喝彩 。
文章图片
(这位同学 , 你真的适合表演 , 哈哈 。 )
在诸多实验中 , 太空中的旋转陀螺令我印象深刻 。
小时候 , 我们经常会玩陀螺 , 因为只要给它一个初速度 , 它就会围绕中心不停的旋转 , 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玩具 。 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 高速旋转的陀螺具有很好的定轴特性 。 在太空失重环境下 , 这一特性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 。
文章图片
王亚平取出一个红黄相间的陀螺 , 把它静止悬放在空中 。 用手轻推陀螺顶部 , 陀螺翻滚着飞向远处 。 但当把陀螺先旋转起来 , 再给它一个干扰力时 , 陀螺还会跟之前一样运动吗?
王亚平让陀螺旋转起来 , 悬浮在半空中 , 再用手轻轻一推 , 旋转的陀螺不再翻滚 , 而是保持着固定的轴向 , 向前飞去 。
其实 , 长大后的我们或多或少听说过“陀螺仪”这个高端器物 , 但是对它的实际作用却不甚了解 。 经过王亚平的一番操作 , 是不是突然“顿悟”?
【实验|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为什么要上天?这样讲给孩子听】成年人尚且如此 , 更何况孩子呢?
那些物理书上的真理 , 为什么是真理?都说水有张力 , 感受不到啊!对于初学的孩子而言 , 这些知识根本不能理解啊!
文章图片
然而太空实验 , 却可以非常轻松的展示这些地球上很难实现的实验 。
正如一位网友所回答的那样:
文章图片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太空正是一个绝佳的场所 , 让孩子们亲眼目睹这一场场物理实验 , 比对着课本念一万遍要好太多 。
而且 , 知识的积累推进了思维的进化 。 让孩子明白眼见为实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可以极大概率避免孩子形成纸上谈兵 , 夸夸其谈的思维方式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硬件|日本要在十年内量产2nm?
- 末端|菜鸟发布2022物流科技十大趋势报告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Top10|2021最受年轻人关注的十大人物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