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网|半导体迎来扩产潮:机构预测今明两年将开建29座晶圆厂,中国领先
作者/来莎莎
6月22日 ,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预测 , 全球半导体厂商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始建设19座新的高产能晶圆厂 , 并在2022年再开工建设10座 。
从地域分布看 , 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 报告预测 ,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将各新建8个晶圆厂;其次是美洲地区 , 将新建6个 , 欧洲和中东共有3个 , 日本和韩国各有2个 。
在这29座晶圆厂中 , 有15座是晶圆代工厂 , 月产能为3万至22万片(8英寸等效) 。
SEM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jit Manocha表示 , 未来几年 , 这29座晶圆厂的设备支出预计将超过1400亿美元 。 “从中长期来看 , 晶圆厂产能扩张将有助于满足新兴应用(如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5G/6G通信)对半导体的强劲需求 。 ”
国内某晶圆厂相关人员告诉第一财经 , 因为产能紧缺 , 除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客户 , 基本都要先付款 。 即使这样 , 一些小客户也很难排上队 , 交了钱也不能保证交货时间 。
为满足需求 , 全球半导体龙头也纷纷宣布扩产 。
台积电宣布三年投1000亿美元 , 并提升今年资本开支至300亿美元;台联电公布1000亿新台币(约合35.8亿美元)投资案 , 扩充在南科的12英寸厂;三星电子将在2030年前增加对System LSI和Foundry业务领域的投资 , 投资总额扩大至171万亿韩元(约1516亿美元) , 以加快先进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新生产设施的建设;英特尔宣布多项扩产计划 , 一方面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约200亿美元新建两座晶圆厂 , 另一方面希望成为晶圆代工的主要提供商;中芯国际计划今年成熟12英寸产线扩产1万片/月 , 成熟8英寸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片/月 。
一券商电子行业分析师表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 , 缺货涨价成为半导体板块的主旋律 。 缺货涨价态势下 , 最直接受益的当数晶圆厂及IDM厂商 。 同时 , 面对缺芯困境 , 国内晶圆厂及IDM正积极扩产 , 规划产能预估将主要于2021年下半年及2022年陆续开出 , 对半导体设备板块的推动力不可忽视 。 ”
根据SEMI此前预测 , 到2022年 , 半导体行业将实现三年连续增长 , 迎来超级周期 。
市场调研机构Omdia在2021年第一季度发布的报告中称 , 半导体总收入季度环比上升0.5% , 达到1311亿美元 。 通常情况下 , 第一季度是淡季 , 因为需求在之前的假日季节收尾后有所下降 。 但新冠疫情打乱了市场动态 。
Omdia表示 , 在疫情的高峰期 , 由于难以估计未来的需求而导致芯片短缺 , 提升了许多半导体组件的平均销售价格(ASP) 。 其结果是第一季度半导体收入增长了0.5% , 比历史平均水平-4.7%强得多 。
但是 , 新建产线无法快速缓解短期内的产能紧缺问题 。 SEMI表示 , 在今年开始建造新晶圆厂的半导体厂商中 , 许多要到2023年才会开始安装设备 , 因为在破土动工后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一阶段 , 不过有些厂商最早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开始安装 。
【一财网|半导体迎来扩产潮:机构预测今明两年将开建29座晶圆厂,中国领先】据第一财经了解 , 因为MCU等芯片缺货 , 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厂也直接受到影响 , 例如封测设备价格大涨 , 而且还不一定有货 。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上海|上海供水热线与城投水务官网合并上线,一站式服务更便民
- Samsung|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正常运行 已进行封闭管理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人物|俄罗斯网络博主为吸引流量 闹市炸毁汽车 结果够“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