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虚拟货币被“锁喉” C2C交易还没凉

来源:北京商报
_原题是:虚拟货币被“锁喉” C2C交易还没凉
自被央行约谈 , 多家银行和支付机构再次表态打击决心后 , 市场普遍认为 , 全面封杀后 , 虚拟货币交易将迎来“至暗时刻” 。 不过 , 短时间内要彻底切断炒币资金链路并非易事 。 6月22日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目前 , 包括OKEx、币安等多个币圈交易所 , 虽然关闭或暂停了法币交易 , 但仍通过C2C交易平台 , 面向国内用户开放交易 , 交易渠道主要支持银行卡、微信支付、支付宝等 , 通过个人转账或者加微信好友的方式进行 。
C2C交易花样百出
尽管“人人喊打” , 但虚拟货币交易一直屡禁不绝 , 其中一大通道便是由各大交易所开辟的C2C交易 。
6月22日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对火币、OKEx、币安三大头部交易所进行了亲测 , 发现目前三大交易所均已关闭或暂停法币交易 , 不过 , 通过C2C交易平台 , 国内用户仍可成功通过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多个支付方式买币 。
以OKEx交易所为例 , 目前该平台官方App仍开设了买卖币快捷区和自选区 , 用户只需注册账号、上传有效身份证件 , 进行个人实名认证后 , 就可操作各类币种的买卖操作 。
具体来看 , 在快捷交易区 , 注册用户只需一键输入购买的人民币金额 , 就会显示购买相应币种的一定份额 , 支付方式为微信支付 。 主要操作方式需要用户添加卖家微信 , 打开微信支付 , 然后向卖家转账 。
为了躲避支付机构的监测和排查 , 交易所平台卖家也是花样百出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添加卖家微信后 , 微信页面提醒称 , “请注意核实对方身份 , 涉及汇款、转账等务必电话确认 , 保护自身财产及隐私安全” 。 对此 , 卖家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解释 , 使用微信支付进行交易时 , 被提示风险主要是因为交易人员过多 , 此现象属于正常 。 同时 , 该人士还强调 , 转账时请勿填写USDT、BTC等字样备注 , 避免转账拦截;若转账遇到风险提示 , 则需要把交易的金额转入用户微信零钱通 , 在转账时选择零钱通付款;若金额低于200元 , 买家可以直接微信红包 , 这样就不会被拦截 。
与此同时 , C2C交易平台提醒 , 用户转账需要实名账户 , 转账时 , 不能备注任何信息 , 大于5万元转账时 , 需要分批转账 。
无独有偶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通过OKEx交易所C2C平台成功买币后 , 在币安平台上又测试了同样的操作 , 支付方式为银行卡支付 。
具体操作上 , 打开付款页面 , 平台会详细告知卖家的姓名、银行账号、开户行等信息; 在付款页面上 , 平台同样提醒用户 , 为防止转账被拦截、账户被冻结 , 转账时不能备注BTC、USDT、币安等敏感信息 。
仅仅5分钟内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便在多家交易所通过多个支付方式购买了虚拟货币 。
交易所顶风增信
为何多方封杀下 , 违规交易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在业内看来 , 背后存在多方面原因 。
一方面是虚拟货币交易隐蔽性高 , 识别、认定难度较大 。 正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指出 , 私人交易本身就广泛存在 , 哪怕不用微信、支付宝、银行卡也可以 。 在他看来 , 虚拟货币交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匿名性 , 对于交易双方也存在风险 , 没有保障 , 但这种交易就和现金交易一样 , 追踪十分困难 。 因此在政策层面 , 最重要的还是要管住金融支付的接口 , 任何虚拟货币网站都不能对接金融机构 , 但C2C本身很难彻底禁止 。
另一方面 , 虚拟货币交易也存在一定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多个币圈交易所仍通过C2C平台支持用户买卖 , 一是C2C交易模式作为绕道监管的方式方法已存在数年 , 目前很难彻底封堵;二是现实原因方面 , 国内投资者要想进行虚拟货币交易 , 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流转以及银行卡介质 , 在买卖双方两者“你情我愿”躲避监测的前提下 , 支付方也难以排查 。
此外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多方采访了解到 , C2C买卖币交易屡禁不止 , 除了小额、零散的资金交易难以监测外 , 也离不开投机者的市场需求 。 目前 , 虚拟货币对炒币者的吸引力仍在 , 国内不少炒币者仍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抱有“一夜暴富”的幻想 , 如果C2C交易双方都有意愿 , 那买卖就很难彻底制止 。
值得一提的是 , 尽管是个人间的C2C交易行为 , 但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目前在自选区或快捷交易区的虚拟货币卖家 , 都属于交易所平台认证的商家 , 已经向交易所交纳相应保证金 。 正如币安平台设置了“持续锁闭保障” , OKEx也会对虚拟货币交易行为提供担保 。
对此 , 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要想进一步整顿C2C交易 , 或可从开设该平台入口的交易所着手打击 。 在他看来 , 尽管目前大多交易机构设在境外 , 但仍允许甚至为“炒币”行为进行担保 , 这对国内部分群众合法财产构成威胁 , 相关增信行为也是违法的 , 处于国内监管打击的范畴 。
账号冻结风险
在业内看来 , C2C交易风险高悬 , 无论是买币方还是所涉机构 , 都应提高警惕 。 对于市场交易的参与者来说 , 一方面要考虑参与交易对应的法律风险;另一方面 , 大量热钱的进出、盲目频繁的交易 , 也容易对交易者造成财产损失 。
周茂华指出 , 不论这种非法跨境平台“交易”是否有公信力 , 对于这种地下交易和支付方式 , 参与者出现纠纷或造成财产损失并不受法律保护 。 在他看来 , 国内监管对炒作虚拟货币的态度坚决一贯 , 虚拟货币投机炒作最终还是需要法币“变现” , 离不开金融账户与支付基础设施 。 因此 , 要有效遏制投机炒作风险 , 还需要监管与金融机构形成合力 , 国内监管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同时 , 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 并加强对异常交易进行监测预警 , 对可疑交易依法向有关部门上报 。
针对所涉支付机构 , 微信支付方面回应北京商报采访人员称 , 微信支付不支持虚拟货币交易 , 也从未开放虚拟货币的类目商户接入 。 如发现任何客户存在将微信支付用于虚拟货币交易的行为 , 将采取拒绝交易、中止交易、冻结资金账户直至清退处理的分级管控措施 。 如相关交易涉及洗钱等违法行为 , 还将按照《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 及时上报反洗钱监管部门 。 微信支付称 , 欢迎用户举报 , 微信支付将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坚决打击 , 坚决保护客户合法权益 , 防控金融违法犯罪 ,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
银行方面客服也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目前正在加大力度排查虚拟货币交易情况 , 一旦发现相关行为 , 将立即采取暂停商户交易、终止客户关系等措施 , 并上报相关部门 , 为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及账户资金安全 , 建议用户不要进行虚拟货币的相关交易 。
另对所涉平台C2C交易行为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对多家交易所进行了采访 , 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应 。
不过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从一知情人士处得知 , 目前已有头部交易所与Visa、Mastercard等机构达成了合作 , 并称全球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交易方式 。 至于C2C交易 , 该交易所称这是所有用户间的转账行为 , 均属用户点对点的个人行为 , 平台不会干涉 。
盘和林同样称 , 虚拟货币不能追溯 , 又不受法律保护 , 所以很多C2C交易是没有任何保障的交易 , 甚至有可能是诈骗 , 对此行为 , 银行和支付机构要加强监管 , 对于那些显而易见的虚拟货币交易要进行阻截 。
【新浪科技综合|虚拟货币被“锁喉” C2C交易还没凉】苏筱芮则说道 , 炒币者通过C2C交易 , 或将面临账户被限制、冻结的风险 。 对于所涉机构 , 后续首先要提升机构的合规意识 , 机构需要加大对虚拟货币交易的限制力度 , 其次还需要增强机构的科技水平 , 可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强化涉虚拟货币交易监测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岳品瑜 刘四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