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你身体里无处不在的DNA,有些可能是肿瘤细胞的邪恶计划
来源:十点科学
DNA不止细胞里有 , 血液、唾液、尿液里都有 , 有些还和癌症息息相关 。
文章图片
图1/6
来源:CHRIS BICKEL/SCIENCE
作者|刘天同 清华大学医学院
编辑|陈天真
DNA这种东西 , 真的很奇怪 , 到处都有 。 空气里有 , 水里有 , 人体里更有 。
我们知道 , 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携带着DNA , 这是我们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整套遗传物质 。 高中生物学得好的同学还知道 , 线粒体也有自己的一套DNA 。 除此之外呢?生物学家还分离出了各种来源的DNA:
细胞核里染色体之外的区域有DNA , 细胞核外的细胞质里有DNA , 细胞膜上镶嵌着或长或短的DNA 。 而且 , 人体内还有很多处于完全游离状态的DNA , 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里——可以说一个人从头到脚 , 找不到一块没有游离DNA的地方 。
这些DNA从哪里来?它们是染色体DNA复制时打出来的草稿吗?还是在广袤无垠的细胞里迷失方向的DNA同胞?虽然科学家对此也没有确切答案 , 但一些研究发现 , 它们很多与癌症息息相关 。
游离肿瘤DNA:
肿瘤细胞的遗物?
我们通常以为 , 作为人体的遗传物质 , DNA应该是乖乖待在细胞里 。 但研究发现 , 我们体内几乎所有种类的细胞 , 都在以某种方式向细胞外释放DNA , 既可能是细胞衰老、死亡过程中被动释放出来 , 也可能是细胞主动“吐”出来 。
它们游离于血液和其他各种体液当中 , 因而被称为游离DNA 。 在肿瘤病人体内 , 来源于肿瘤细胞的那一部分游离DNA , 被称为游离肿瘤DNA 。
文章图片
图2/6
肿瘤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游离肿瘤DNA(ctDNA) 。 |mycancergenome.org
这些DNA通常都很短 , 只包含50~200个脱氧核苷酸 , 完全不可能表达成蛋白质发挥功能 。 科学家对这些DNA测序后发现 , 基因组里几乎每一段DNA , 都体现在这些片段化的游离DNA中 , 就像我们体内有一把无聊的剪子 , 咔嚓咔嚓把奇长无比的基因组DNA剪成了一段一段 。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短小的游离DNA?是某种未知力量在故意捣乱吗?
我们知道 , 肿瘤形成的本质是基因突变:人随着年龄增长 , 细胞内DNA复制次数增多 , 基因突变日积月累 , 最终引发肿瘤 。
各种研究证实 , 在老年人和多种疾病患者体内 , 可以检测到更多游离DNA 。 由于肿瘤细胞生长旺盛 , 更新速度快 , 在肿瘤病人的血液中 , 游离DNA更是比普通人高出数倍 , 且主要来自坏死或凋亡的肿瘤细胞的基因组 。 这些证据表明 , 游离DNA与癌症息息相关 。
所以从理论上 , 我们可以只抽一管血 , 检测这些DNA的特性 ,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肿瘤本身的一些特性 , 比如肿瘤分期、肿瘤所携带的突变、抗肿瘤治疗的效果、手术后是否有复发等等 。 目前 , 类似应用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 如果在未来应用于临床 , 将成为肿瘤治疗过程中性价比极高的辅助检查手段 。
文章图片
图3/6
检测游离肿瘤DNA可以帮助了解肿瘤细胞的特性 。 |来源:oxfordglobal
题外话:
说到这里 , 不得不提到之前流传过的“震惊 , 一滴血就能检测你有没有患上癌症”的谣言 , 可是说是以只言片语 , 便解决了肿瘤筛查的所有问题 , 令人拍案叫绝 , 直呼过瘾 。 然而冷静过后 , 科学家们不得不用十倍于造谣的精力跟心血 , 辟了这个谣 。 通过血液检测肿瘤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 但至少现阶段 , 应用还非常有限 。
文章图片
图4/6
媒体如何报道科学
染色体外DNA:肿瘤细胞的邪恶计划
除了游离DNA , 还有一种染色体外DNA 。 染色体外DNA , 顾名思义 , 是独立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之外的DNA分子 。 它们主要出现在肿瘤细胞中 , 很可能是肿瘤细胞蓄谋的邪恶计划 。
正常生长的细胞就像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 , 红灯减速 , 绿灯加速 。 细胞发生癌变时 , 通常伴随着两个重要特征:原癌基因的激活跟抑癌基因的失活 。
原癌基因的激活像一脚踩到底的油门 , 让细胞的生长增殖疯狂加速 。 还好正常情况下 , 细胞内有抑癌基因这个“刹车”在 , 让这辆车不至于彻底起飞 。 但如果这时候抑癌基因再失活 , 麻烦就大了 , 油门踩到底了 , 刹车也失灵了 , 我们体内各种防御机制根本拦不住细胞的野蛮生长 , 这时候就有可能发展出恶性肿瘤 。
研究表明 , 染色体外DNA携带的基因基本都是激活的原癌基因 。 这类DNA平时不大轻易现身 , 可是如果细胞生长的环境发生剧烈改变 , 比如有抗肿瘤药物或者遭受放射线时 , 就会刺激它们产生 。 肿瘤细胞一旦生成染色体外DNA , 就像汽车挂上了爬坡挡 , 纵使前方险象迭生 , 仍能保证疯狂加速上坡 , 促使肿瘤细胞增殖 。
更麻烦的是 , 在同一个肿瘤内部 , 一部分肿瘤细胞产生染色体外DNA多 , 而另一部分产生得少 , 或者几乎不产生 , 这导致肿瘤内部的细胞鱼龙混杂 , 开车快慢不一 , 处理起来比较棘手 。 所以 , 如果有办法选择性地抑制与消除染色体外DNA , 也许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
文章图片
图5/6
电子显微镜与荧光显微镜下的染色体外DNA 。 | 来源:BOUNDLESS BIO/TheScientist
DNA疗法:癌症治疗的新思路
尽管我们人体内有一道道屏障 , 帮助清除潜在的肿瘤细胞 , 科学家们也研制出了无数功能强大的抗肿瘤药物 , 但很多情况下 , 肿瘤细胞似乎总能想到应对之道——即使99%的肿瘤细胞都被消灭了 , 剩下的那一丁点儿细胞也总能韬光养晦 , 伺机东山再起 , 导致肿瘤的复发跟转移 。
从这一点来说 , 肿瘤细胞堪称细胞界的水熊虫 , 生命力异常顽强 。
在传统上 , 抗肿瘤药物杀灭肿瘤细胞 , 是利用肿瘤细胞分裂周期较短、正常细胞分类周期较长的特点 。 分裂周期短的肿瘤细胞对药物相对更敏感 , 正常细胞受到的伤害则要小一些 。 因此 , 只要把握好用药量和时间间隔 , 就能保证干掉大部分肿瘤细胞 , 而只影响一部分正常细胞 , 比如化疗期间掉头发或者肝脏、骨髓的功能受到损害 。
可是 , 肿瘤细胞是如此狡猾 , 药物有时候对它们完全束手无策 。 比如 , 化疗药物对抗肿瘤细胞 , 其实就像交警逮超速车辆一样 。 肿瘤细胞一个不留神踩了油门 , 分裂加速 , 立刻就被铐了起来 。 令人头疼的是 , 总有一些肿瘤细胞非常鸡贼 , 不光不加速 , 还狂踩刹车 , 碰到大坡不挂爬坡档 , 直接掉头 , 专业点来说 , 是进入“休眠状态” 。
结果就是 , 一个恶性肿瘤内部的细胞个个脾气都不一样 , 有的好开快车 , 有的开慢车 , 有的干脆不开车 , 想用同一套规章制度管理 , 确实不好整 。
游离肿瘤DNA和染色体外DNA则为我们提供了对抗肿瘤的新思路 。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游离肿瘤DNA , 可以对肿瘤细胞的生物特性有进一步认识 , 搞清楚肿瘤内部各种细胞的脾气 , 推测哪种药物可能会有效 , 从而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
另一方面 , 通过定向瞄准、精准打击染色体外DNA , 理论上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管教 , 让大家的脾气趋于一致 , 从而更好地控制肿瘤 。
文章图片
图6/6
【新浪科技综合|你身体里无处不在的DNA,有些可能是肿瘤细胞的邪恶计划】恶性肿瘤内的细胞个个脾气不一样 , 游离肿瘤DNA和染色体外DNA提供了对抗肿瘤的新思路 。 |Science
事实上 , 我们除了对染色体和线粒体DNA比较了解 , 至今仍然在尝试分离各种其他来源的DNA , 并尝试理解这些DNA的来路、去路 , 它们的作用及可能的应用 。
我们向来认为染色体DNA含有一切与个体生长发育相关的的信息 , 但随着生物科学的爆炸式进展 , 教科书上的每一条知识都有机会被改写 。 身体里无处不在的DNA , 可能让我们对DNA世界有更广阔的认知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