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
随着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升空 , 并与中国空间站实现对接 。 三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太空生活与工作 。 如今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已经入驻空间站一周了 。 在这一周里 , 他们快递拆得手软 , 还吃了可口的太空外卖 。 不仅如此 , 他们还安装了wifi , 进行了天地通话 , 能随时和家人视频通话 。
那么问题来了 , 中国空间站在400公里的高空 , 是如何实现wifi网络连接的 , 又是如何实现航天员与地面通信的?
载人空间站的通信系统
中国空间站在位于340~450千米的近圆轨道上 , 设计寿命是10年 , 额定的乘员3人 , 除此之外 , 还有货运飞船 , 实验舱等结构 , 要实现测控通信任务挑战巨大 , 主要有五个挑战:
1 , 90%以上的高测控覆盖;
2 , 长时间连续高可靠测控 , 要保持至少10年;
3 , 高数据传输速率 , 下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不小于几百兆量级;
【科学|3名航天员实现天地通话,在空间站还能刷视频?这事没那么简单!】4 , 多目标同时测控 , 可以支持同时对3个目标提供测控支持;
5 , 测控资源的高效调度 。
那应该如何解决这五个挑战呢?
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过程中 , 依靠的是陆海基测控装备来实现测控任务 。 而当神舟十二号与中国空间站实现交会对接时 , 则交给中继卫星来实现测控通信 。 在中国空间站建设之前 , 已经成功发射了3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 , 初步实现了覆盖全球的天基测控网络 。
目前 , 三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分别定于东经77°、东经176.8°和东经16.8° , 他们的配置组合可以实现超过90%的测控覆盖率 , 也就实现了挑战一“90%以上的高测控覆盖” 。
不仅如此 , “天链一号”中继卫星 , 可以支持单路最大百兆量级的数据传输 , 以及支持同一天线波束内的双目标同时测控 。 但是仅仅依靠“天链一号”是不够的 。 于是 , 在2019年4月9日发射了“天链二号01星”中继卫星 , 它是中国第二代中继卫星 , 性能强大 , 也可以实现反向单路最大几百兆量级数据传输 , 同时还能够多路传输 。 在“天链二号01星”配备了星间天线 , 每副星间天线可以支持双目标同时测控 , 所以利用两副星间天线就可以实现3个目标的同时测控 。
“天链二号01星”中继卫星发射升空后 , 就与“天链一号”03星、04星组网 , 可以支持中国空间站的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支持 。
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进行测定轨 , 并且覆盖率高 , 同时精度高 , 可以帮助中国空间站在实施交会任务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
要实现地面与中国空间站的通信 , 还离不开地基测控站的支持 , 为了更好地与中国空间站进行通信 , 基测控站(船)包括7个国内站、5个国外站、3个国际联网站以及3艘测量船 。 为了实现高效调动资源 , 科学家们还把天基和地基的测控资源统筹在一起 , 一体化调度 , 这就解决了五大挑战 。
太空Wi-Fi?
这次中国空间站还配备了Wi-Fi , 航天员在太空中就可以与家人视频通话 , 还能上网冲浪 , 刷抖音之类的 。 那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国际空间站建设初期 , 并没有配置因特网服务 , 所以能够发4封双向的电子邮件 。 这使得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生活十分单调 。 后来 , 配备了因特网后 , 还因为网络不够安全 , 导致宇航员的电脑中病毒 。 我们国家空间站汲取了这个经验 , 所以给航天员配备了因特网服务 。
要配备这项服务 , 主要的是让因特网业务数据 , 在空间站和地面的因特网之间实现双向传输 , 这个过程需要穿越空间站局域网 , 空间通信链路、航天地面测控通信网、地面因特网等一系列通信环节 , 而借助的通信设备就是中继卫星 。
由于在地面因特网运行的TCP/IP协议 , 如果空间站内也采用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 传输性能会受到物理因素的影响 , 导致延迟大 , 误码率高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科学家只能基于TCP/IP协议专门制定出CCSDS的AOS协议 。 利用这个协议 , 不仅安全 , 同时可以解决误码率高 , 不稳定延迟大的问题 。
所以 , 别看只是一个安装wifi配置网络的事情 , 背后所需要的技术也是非常前沿的 。 这也从侧面让我们了解到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难度有多高 。
推荐阅读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 审判|直接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怀柔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成立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生命科学学院|科技馆内感受科技魅力
- 牙膏管|太空跨年是什么体验?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到家乡美食?| 科学密探
- the|美CDC缩短新冠隔离时间被指从遵循科学变成了遵循CEO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