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科技力量成就硬核“逆行者”,华大智造助力广州抗疫

科技力量成就硬核“逆行者” , 华大智造助力广州抗疫
何明俊
2021-06-25 16:10:40
来源: 时代周报

“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的科技探索
6月24日16时 , 广州荔湾区芳村片区全面恢复地铁、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运营 。 地铁广佛线龙溪、菊树、西塱、鹤洞、沙涌站 , 一号线西塱、坑口、花地湾、芳村站 , 五号线滘口站全部恢复正常运营 。
同日 , 荔湾区白河洞街也从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至此 , 广州疫情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 。
这距离5月21日广州疫情爆发首日已经过去35天 。 35天以来 , 广州全力与新冠肺炎病毒赛跑 。
作为中国唯一、全球三家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之一 ,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智造”)深度参与其中 , 以高科技助力广州抗疫 。
“在这次广州疫情中 , 我们主要提供核心设备和平台支持 , 华大智造通过自主研发的系列自动化设备为抗疫提供利器 , 从样本分装到病毒核酸提取为提升大规模核酸检测效率、保障检测人员安全、解放检测人员双手提供了硬核设备支撑 。 我们也协助搭建了广州‘火眼’实验室、‘猎鹰号’实验室 , 以及位于佛山的‘火眼’实验室和‘普济号’实验室 。 ”华大智造首席运营官蒋慧接受时代周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高科技助力抗疫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等 。 核酸检测具备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特点 , 被称为新冠病毒检测的“金标准” , 在“抗疫”中得到最广泛应用 。 疫情突发时 , 大规模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有力保障 。
在正常流程下 , 核酸检测的操作步骤极其繁琐 , 且大多需要人工进行操作 。 整个检测时间至少需要6-8小时 , 再加上复核和出报告时间 , 一般当天检测、次日可以拿报告 。
蒋慧介绍称 , 样本在进行核酸提取之前 , 需要对其进行灭活、转板等工序 , 而常规的灭活后转板工作需要手工进行操作 , 包括信息核对、开盖、移液、关盖一系列繁杂的工作 。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碎操作 , 其实非常耗费时间 。 ”她说 。
据报道 , 由于提取一个试管样本需要分别拧开和拧紧1次 , 一名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为了加快检测速度 , 最高纪录一次值班(约12小时)可以单手拧管2000余次 。 而借助自动化仪器设备 , 则可以免除重复拧管的人工操作 , 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
根据疫情防控中大规模人群筛查需求 , 华大智造研发出全自动分杯处理系统MGISTP-7000和MGISTP-3000 。 “以华大智造MGISTP-7000为例 , 它将大量需要人工操作的前处理步骤整合到一个封闭系统中 , 可以实现自动化开盖和关盖、自动化条码信息录入 , 在40分钟内完成192例样本的全自动样本分杯工作 。 ”蒋慧说 。

检测|科技力量成就硬核“逆行者”,华大智造助力广州抗疫
文章图片

(全自动分杯处理系统MGISTP-7000 。 图片来源/华大智造)
与此同时 , 利用华大智造仪器输出的样本板还能与核酸提取设备无缝链接 , 可以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和病原样本的接触 , 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检测人员的安全 。 据悉 , 广州“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也配备了由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MGISP-NE384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 。
“设备单机一次性最高能完成384例样本核酸提取纯化 , 单机日检测通量可达1万例 , 10台机器在10混1样本中可达到每日100万检测通量 。 ”华大智造移动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林思远曾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介绍称 。
除了高科技的自动化设备外 , 华大智造在广州疫情支援中也提供了平台支持 。 广州“火眼”实验室、“猎鹰号”实验室、位于佛山的“火眼”实验室及“普济号”实验室 , 均由华大智造提供平台支撑 。
以“火眼”实验室为例 , 每组实验室占地约210平方米 , 能够在6小时内完成快速安装 , 12小时内设备调试完成投入使用 , 而一套硬气膜实验室所需的全部材料 , 在一辆12米*2.5米的平板车便可完全容纳 。
【检测|科技力量成就硬核“逆行者”,华大智造助力广州抗疫】自动化业务发力
据悉 , 华大智造的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及相关提取试剂已成为全球多国快速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通量的强大工具 , 目前已出口法国、阿联酋、沙特、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与地区 。
致力于成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引领者”的华大智造以基因测序仪起家 。 经过多年深耕 , 华大智造围绕生命数字化全方位布局 , 形成了基因测序仪、实验室自动化及新业务三大业务板块 。 其中 , 新业务板块主要包括细胞组学解决方案、远程超声机器人、BIT产品等 。
截至2020年9月30日 , 华大智造的业务布局遍布六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并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科研、生产基地及培训与售后服务中心等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我们和多国机构展开合作 。 他们对华大智造提供的测序仪也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 华大智造设备对于当地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研究 , 提供了高效的工具支撑 。 ”蒋慧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说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 , 华大智造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快速成为公司营收支柱之一 。 招股书显示 , 2020年 , 公司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实验室自动化仪器及试剂耗材出口销售大幅增长 。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 , 高通量测序技术为揭示病毒传播途径与追溯传染源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而在这一方面 , 华大智造无疑拥有极强的竞争实力 。
“公司作为全球少数已经成功研发出基因测序仪的公司之一 , 对实验室自动化领域拥有深刻的理解 , 已积累以移液平台、温控平台等模块为核心的覆盖核酸样本处理领域的各类自动化技术 。 ”蒋慧说 。
据Grand View Research 2020年发布的市场报告 , 2019年全球测序行业上游市场规模约为41.38亿美元 , Illumina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4.1% , 相关业务收入为30.68亿美元;Thermo Fisher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3.6% , 相关业务收入为5.63亿美元 , 其他公司包括华大智造在内 , 共同占据约12.3%的市场份额 。
华大智造在短短数年间成为国内基因测序领域的龙头 , 与其重视研发有着密切关系 。 “公司将继续加强产品研发及生产 , 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 。 ”蒋慧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华大智造也不忘致力于成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的使命 , 未来 , 华大智造产品将触及生命数字化信息获取的更多维度 。
数据显示 , 近四年华大智造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维持在20%-30%的区间 。 截至2020年9月30日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34人 , 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约34% 。 其中 , 51%以上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 为公司产品创新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 。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