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直播带货终于对高考志愿下手了
志愿填报工作开始 , 河北考生赵鹏有些慌了 。虽然高考分数超出本科线12分 , 然而这个分数想进入本科院校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 面对一大堆专业名称更是一脸茫然 。赵鹏给在读大三的姐姐打了一通电话:“姐 , 填报志愿的难度简直不亚于高考 , 你快帮我看看 , 这个分数能上本科吗?报什么专业好呢?”
文|商业数据派 , 作者 | 段然
像赵鹏一样有着同样焦虑的考生并不在少数 。紧张的高考过后 , 考生面临的另一大难题便是志愿填报 , 这关系到职业生涯发展 , 关乎人生重大选择 , 马虎不得 。
随着新高考在不少省份的推进 , 各大高校的录取方式也有所改变 , 因此志愿填报方式也和往年有了很大的不同 。
近日 , 志愿填报机构又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了考生和家长的眼前 , 专家一对一辅导、专业老师职业规划、志愿卡、大数据志愿填报等词语成为了各大志愿填报机构的主要标签 , 而这样的营销热词 , 在部分一头雾水的家长眼中更是成为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 不少家长都纷纷想要借助专业人员的分析 , 帮助考生打造出一系列的志愿填报规划 , 充分利用考生的每一分 , 做到“分尽其用”冲刺一个好大学 , 选择一个好专业 。
大量机构的出现 , 无疑是看上了“志愿填报”这块奶酪 , 攫取利益的重要一点 , 则是利用考生与家长报考的焦虑情绪 。
今年高考季 , 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App上突然出现了许多志愿填报“专家” , 售卖相关课程、产品也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然而 , 这些“专家”或机构的资质无处可查 , 甚至出现了培训三天就上岗的“速成咨询师” 。
直播带货终于对志愿填报下手了
“投资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近代风云人物专题 , 这一套课程学下来……睡在我下铺的两个兄弟 , 一个想当中国的索罗斯 , 一个想当中国的巴菲特 , 我晚上上厕所都怕惊动了这两条金融巨鳄” , 曾身为银行柜员的House在脱口秀大会对金融学的吐槽一度成为爆款 , 生动地反映了一个大学专业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巨大 。
像金融学这样的专业已是比较理想 , “生物、化学、环境、材料”则被称为大学里的“四大天坑” 。
“我就是从网易创始人丁磊口中最看好的专业之一‘材料’大坑中爬出来的 , 本科70多位同学中依然从事相关专业的可以说寥寥无几 。”已经在传媒领域有着多年经验的苏琪向《商业数据派》表示 , 三分之二的同学在本科毕业时就已经转行 , 其余三分之一选择了考研深造 , 但即使在985高校的研究生毕业之后 , 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依然很不乐观 , 只有个位数的同学继续从事相关专业 , 进入科研院所 。
数十种专业、就业前景、录取规律等复杂叠加 , 加深了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和迷茫 。
于是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也越来越火热 。“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 , 志愿填报机构已经从2013年的个位数增加到了现在的上千家 , 截至目前 , 已经有1500多家机构在其平台注册 。艾媒咨询数据也显示 , 2020年上半年通过志愿填报辅导或辅助软件获取志愿填报信息的比例为28.2% , 2021年同期数据为32.2% , 较去年相比 , 有明显上升趋势 。
市场需求不小 , 志愿填报机构也“虎视眈眈” , 不再仅仅通过线下分发广告来吸引考生 , 还通过抖音、小红书、知乎等软件进行线上有关内容推广 , 从而获得更多人的关注 。短视频中高赞内容 , 会获得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看量及点赞量 。
在短视频平台 , 职业规划“老师”一边发布解读报考的短视频 , 另一边又安排固定时间进行直播 , 分析填报志愿须知、讲解不同分数的案例 , 吸引流量进入直播间 , 在直播的过程中会有志愿填报课程的售卖 , 例如直播间内一直被推荐的“志愿卡” , 主播声称其功能十分强大 , “找大学、查专业、搜职业、查位次”等多种考生想要了解的内容均通过算法、大数据的形式呈现给考生 , 从而帮助考生选择合适的院校及专业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某短视频平台直播间截图)
飞瓜数据显示 , 最近一周内(6月22日~28日) , 抖音账号“贾老师报考”的直播销售额达62.6万 , “胡老师说高考”的直播销售额更是达到了168.8万 。
在部分主播的直播过程中 , 更是把志愿卡的推销放在首位 , 对于评论区进行留言的考生或家长 , 主播更是直言:“学生太多了 , 无法一一回复分析 , 建议直接购买志愿卡自主查询院校与专业 。”紧接着 , 便向直播间的考生和家长展示志愿卡的使用方法 。
那么 , 这张卡真的有“神奇功效”吗?《商业数据派》在直播间随机采访了几位已经购买该志愿卡的消费者 , 用户青青说:“志愿卡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 一些数据直接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就能获取 , 买后悔了 。”另外一位来自安徽省的考生家长雪梅则表示 , 孩子的分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线80分 , 并且孩子想上医学院校的意愿十分强烈 , 其实志愿卡并未起到太大作用 , 只是购买了志愿卡 , 更能说服自己和孩子选择该院校和专业的正确性 , 也是给自己打了一针“强心剂”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与已购买志愿卡的同学聊天截图)
由此可见 , 志愿卡并未像主播说的那样“神奇” , 主要作用是将各大院校的信息整合在一起 , 方便考生查阅 。但是在主播的强烈安利下 , 志愿卡变成了“万能卡” , 给人一种没有志愿卡解决不了的问题的错觉 , 而部分家长对志愿填报的规则不甚了解 , 因此花费300元为孩子买一张志愿卡供孩子查询大学以及专业则似乎成为了志愿填报的一条“捷径” , 希望花钱买个“心安” 。
从几百元到几万元 , 效果难以评估
既然专业的规划选择如此重要 , 那么直播间中打着职业规划师名号的“志愿填报专家”能成为考生的救命稻草吗?
在抖音平台输入“志愿填报” , 可检索到1500之多个相关主播 , 在小红书上也不少 , 这不禁令人疑惑 , 这么多账号 , 其正规性与权威性又该如何查证呢?
《商业数据派》对此进行调查后发现 , 大多数主播的专业性无处可查 , 只有部分会在个人资料处简单说明毕业的院校以及职业规划的从业时间 。
文章图片
《商业数据派》联系了账号名称为“高考志愿填报刘老师” , 刘老师介绍称:“志愿填报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 即根据考生个人情况制定出适合考生的志愿填报规划 , 具体收费情况为专家老师辅导4000元、资深老师辅导6000元 , 如果觉得咨询的费用高的话 , 也可以选择购买志愿卡后登陆机构系统 , 每张志愿卡上有登陆的账号和密码 , 登陆后 , 输入自己的省份、分数等信息便可查询需冲刺、较稳妥、可保底三个档次的院校 , 在考生没有准确目标的前提下 , 完全可以按照该机构系统志愿卡的引导来完成志愿的填报” 。
此外 , 在被问到是以何种形式进行指导时 , 刘老师表示 , 指导主要是以线上辅导的形式 , 其中主要是电话沟通为主 , 并且不限省份 , 对接的客户是面向全国的 。“若有报名意愿的话 , 希望能尽快报名 , 因为专家老师处已经没有太多名额了 , 若尽早报名 , 资深老师处还有不多的几个名额 , 可以帮忙争取” 。
如此老套的饥饿营销方式 , 看来也同样适用于志愿填报机构 。
此外 , 《商业数据派》了解到 , 选择志愿填报机构之后 , 也并非就万无一失 。一位2020年河北考生王玥表示 , 她在高考过后选择了当地比较权威的志愿填报机构 , 选择的主要原因是该机构可以提供自主招生的附加性服务——比如 , 自主招生的院校专业信息以及所需要的申报材料等 。而王玥在参加自主招生的过程中通过了初试 , 未通过复试 , 她直言 , “当时报名时 , 机构声称是内部是有渠道 , 80%可以通过 。但是交钱报名后发现 , 根本没有所谓的特殊渠道 。而对于高考后有关志愿填报的建议实际作用并不大 , 最终的志愿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填报的 , 前后有关自主招生以及高考志愿填报共计咨询了3次 , 花费了3万元 , 费用挺高的 。”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 , 不少咨询机构推出的高考志愿咨询服务费用高达16980元 , 而且从业人员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 , 有的机构为了蹭上高考的热度 , 部分“规划专家”仅仅培训几天便上岗了 。
【最新消息|直播带货终于对高考志愿下手了】市场需求旺盛 , 但业内乱象也实在应该得到有效治理 , 尤其是一些机构、个人打着算法、大数据的旗号 , 动辄劝导家长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给孩子填报志愿 。除去资质存疑的问题 , 另外能否达到家长与考生所期望的效果的确有待观望 。家长和考生在选择机构时 , 确实需要擦亮双眼 , 谨慎选择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最新消息|IT系统出错 英国银行给7.5万人多发11亿工资
- 最新消息|宁德时代再投240亿元扩产宜宾基地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最新消息|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 新增生育奖金
- 最新消息|被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 中华书局回应称即日下架
- 最新消息|汽车之家回应裁员传闻:系正常业务结构优化、涉及人员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