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 , 由他主持完成的“快速成型制造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设备” , 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这一技术应用在家电、汽车等产品开发中 , 使产品开发周期与费用降低为原来的30%以下 , 光固化3D打印技术基本实现完全国产化 。 随着元器件的持续国产化 , 设备价格和使用成本也降到进口技术的10%以下 。
自此 , 卢秉恒及其团队在增材制造领域开疆拓土 , 勇往直前 。 卢秉恒团队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个性化医疗乃至农业灌溉领域 。 在国际上首次把3D打印应用于颅颌面骨的个性化制造 , 取得了国家医疗许可证等 。 此外 , 卢秉恒团队还把3D打印技术拓展到生物制造、纳米压印光刻制造等技术领域的研究 ,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
随着3D打印技术产业化的深入 , 卢秉恒团队也将研究重心转移到金属、陶瓷等工程材料应用领域 。 2016年 , 他联合10多家高校、企业 , 牵头筹建了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 , 为制造业提供更多的增材制造创新产业化技术 。 目前 , 他正带领200余人的团队实施“3D打印+”战略 , 不断为我国增材制造领域贡献力量 。
【实验|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增材制造技术的“拓荒人”】“年轻时我就梦想科技报国 , 现在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好机会 , 想尽力为国家多做些事情 。 ”年逾七旬的卢秉恒院士依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雷 婷)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