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换后的场馆内 , 可以看到在环绕冰场的观众台下方 , 有直径一米的蓝色长条“布袋” 。 这是“冰立方”内的除湿送风系统 , 经过该系统处理后的空气会被均匀吹送到场地上空 。 而场馆内设置的由4000多个传感器组成的楼宇设备管理系统 , 能够精准监测、控制场馆内的温度、湿度、PM2.5浓度等 , 最终实现冰壶赛道冰面温度达到零下8.5摄氏度要求 , 冰面上方1.5米高处温度始终保持为10摄氏度 , 而看台观众区温度则恒定在16至18摄氏度 , 真正做到“同室不同天” 。 “水立方”转换为“冰立方” , 不仅是场馆使用形态的转换 , 更是传统场馆转换为智能场馆的一次科技升级 。
文中图片均由都芃 摄
推荐阅读
- 浦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播,冬奥结束后转入常态化运转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