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两个万亿市场的碰撞 医疗信创还有何难题待解?( 四 )


8月26日 ,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2021年中期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展望》 。 报告指出 , 中国医疗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元 , 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 , 目前已经跃居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
与此同时 , 信创产业正进入发展快车道 。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报告预计 , 2023年我国信创产业规模将突破3650亿元 , 市场容量将突破万亿元 。 此外 , 各地也在积极发布涉及信创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 。 北京、广州、广西、山西、天津、福建等地相继在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当地信创产业的发展措施 。
在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 , 当前我国信创生态体系已初步成形 , 通过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 构建国产化信息技术全周期生态体系 , 包括同方计算机、统信软件、龙芯科技、达梦数据库等一批有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企业正在加速崛起 。
由此可见 , 在医疗行业先走一步的情况下 , 信创行业的万亿大市场 , 也已脚步渐近 。
对于医疗信创行业以后的发展 , 符德东建议:树立全员医疗信创意识 , 建立统一的医疗信创组织架构 , 积极推进信创技术平台建设、适配能力建设、系统迁移能力建设、信创产品运维服务建设、信创生态建设等信创体系;以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为核心 , 打造面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新一代医疗信创IT架构及技术平台;选择合适的信创改造路径 , 分批逐步进行改造 , 业务系统平滑过渡;在安全合规的医疗信创环境中 , 打造统一的信创管理和运维平台;推广医疗信创行业标准 , 建设强大的医疗信创生态 。
另外 , 赵明提出 , 数据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 , 是不是也可以模仿铁塔公司和管网公司 , 建立一个基础设施建设平台 , 规范地对数据进行分类使用?“我觉得还是应该国家把它作为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来投入更大的精力 , 从配套政策到实际的数据汇集、脱敏加工、市场规则的制定 , 如果国家不在这方面做出更大动作的话 , 我觉得通过企业个体的探索 , 这个路还是会比较长的 。 ”赵明说 。 (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 不构成投资建议 , 投资有风险 , 入市需谨慎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