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科技战“疫”背后的首善之力( 五 )


“这是对大家心理、意志、体力以及专业技能极大的考验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刘江宁说 , 动物模型早成功一天 , 疫苗和药物就早成功一天 。
一场疫情就是一本教科书 。 许强认为 ,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 , 北京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 , 也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思考 。 比如 , 发挥大数据、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作用;形成整体有效的科研攻关组织体系 , 让各主体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 , 不打乱仗;强化基础科研实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 。
“新型举国体制不应该是应急性的 , 疫情一过就放弃了 , 而是需要持续推进 , 不断完善 。 ”许强表示 , 要凝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合力 , 进一步深化产政学研 , 集中协调配置资源 。
针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 , 接下来 , 北京将持续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 , 培育布局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究 , 建立应对新冠病毒变异的快速分析评价技术体系 , 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提供更多技术储备 。
大战“硝烟”仍在 , 北京仍在展现作为首都的城市精神与城市担当 , 披荆斩棘 , 一往无前 。
编辑 赵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