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意味着 , 人们有更多的软肋暴露在云端 , 任何一件电子设备丢失、某个云平台出了安全问题 , 都可能波及用户和企业的数据安全 。 一旦数据发生大规模泄露 , 公民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机密荡然无存 , 严重的社会危机也将接踵而至 。
如何在物理主机受到破坏时 , 预防其管理的虚拟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不被泄漏?如何防止未授权第三方恶意利用在云中的数据 , 造成数据丢失、无故篡改或损坏?如何对多租户应用进行数据隔离?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城市治理亟待解答的考题 。
【互联网|半月谈丨突然失去互联网,城市脆弱几何】从智慧城市向智慧—韧性城市升级
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点是效率 , 是为了让城市各系统在日常运行中更为高效 , 然而 , 一味追求高效、忽视安全性会使城市变得脆弱 。 智慧城市的前提 , 必须是一个肌体健康的城市 , 要把健康的意识和健康的配套融入进去 。 浙江大学建工学院韧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王乃玉认为 , 未来应注重“智慧”和“韧性”的融合推进 , 建设可自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韧性城市 。
——适当保留传统技术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认为 , 当前城市治理中存在着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现象 , 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必然带来社会治理的进步和社会矛盾的化解 , 对于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反而可能使城市治理陷入困境 。 疫情前期 , 健康码几乎成为人们出行的唯一凭证 , 这也让社会数字鸿沟的问题直接暴露出来 , 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被遗弃在一座座“数字孤岛” 。 在河南抗洪抢险中 , 在断网断电的情况下 , 广播这一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成为激流中的号角 , 在传输救援信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在无现金交易支付普遍盛行的趋势下 , 也应为传统的现金支付留出一定空间 。
——树立备份意识 。 数字技术自身的脆弱性意味着 ,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对关键信息数据和技术平台以及设施做好备份工作 , 通过物理介质存储信息 , 对关键站点进行备份 , 配置多电源、多传输路径传输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应急通信保障专家左建提出 , 增强关键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 , 加强重点区域保障体系 , 使这些设施具有更强的抗灾能力 。
业内专家认为 , 部分关键的传输节点可以采用卫星链路作为备份 , 在地面有线网络中断之后 , 可以迅速切换到卫星链路进行回传 。 遇到突发情况就要与时间赛跑 , 通过临时通信链路调度、通信线路快速抢修、网络拓扑重新组织和规划 , 确保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通信业务恢复正常 。
——完善通信网络容灾机制的顶层设计 。 互联网是新的基础设施 , 是我们这个年代的水电煤 。 当前国内城市通信网络总体安全可靠 , 通信网络和应急应对能力经受住多次极端天气的检验 , 但部分地区也存在通信网络比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下滑、通信网络容灾抗毁能力不足、应急保障专业化能力不足等短板弱项 。
推荐阅读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视点·观察|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 17家险企明年起暂别该业务
- 互联网|首儿所互联网医院办公区启用 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
- 视界|这部电影里的黑洞竟然和真实黑洞这么像?丨夜问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虚拟|半月谈丨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
- 合成|AI合成主播丨“十四五”期间力争突破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
- 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罗振宇|张庭夫妇公司涉嫌传销被查处;小米正式宣布对标苹果丨邦早报
- 互联网|两极反转!周鸿祎竟然开始拥抱元宇宙,把元宇宙分五派!三六零是哪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