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0年4部游戏的失败,这款日本游戏终于逆袭,拿下Steam销量第一( 二 )


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 , 这种玩法和剧情上的一进一退 , 既保证了作品可以向更大的市场进行推广 , 也为日后战斗系统的丰富与创新打下了基础 。

日本|10年4部游戏的失败,这款日本游戏终于逆袭,拿下Steam销量第一
文章插图

而在音乐和美术方面 , 尽管《传说》系列没有从一开始就像《FF》《DQ》那样凑齐开发、人设、音乐的三巨头阵容(比如《FF》的坂口博信、天野喜孝) , 但藤岛康介和樱庭统的相继加入 , 尤其是藤岛康介在二次元领域已经具备的号召力 , 对于吸引日本地区玩家具有很关键的作用 , 《幻想传说》也就此彻底屏除了狼组黑暗幻想的传统艺能 , 点亮了人畜无害 , 画风清新的阳光属性 , 而总之狼组在忍受着南梦宫方面的粗暴干预 , 按照合同完成游戏之后 , 就选择了独立之路 。 《幻想传说》凭借不错的游戏素质 , 成功树立起这个原创ip , 让南梦宫有了一个经营至今的招牌系列 。

日本|10年4部游戏的失败,这款日本游戏终于逆袭,拿下Steam销量第一
文章插图

《女神异闻录》之前 , 二次元JRPG的顶流
在进入到浑浑噩噩的PS3时代之前 , 《传说》系列视觉上两大卖点分别是精美的动画播片和人设 。 从系列第二部作品 , 同时也是很多国人玩家首次接触到的《宿命传说》开始 , 初代在画风上尝到甜头的南梦宫开始持续加码 , 燃烧经费请来ProductionIG打造出精美的开头动画 , 并邀请日本当年的人气乐队Deen演唱主题曲 , 片头动画里“先铺世界观全景视觉-快速切主角团各个角色特写亮相-反派特写亮相-音乐进入到旋律高潮后迅速结束让玩家迫不及待开始游戏”的模式化套路 , 自此成了日后的系列惯例(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本来就是绝大多数日本TV动画的OP标准流程 , 《传说》不过是从善如流罢了) 。

日本|10年4部游戏的失败,这款日本游戏终于逆袭,拿下Steam销量第一
文章插图

除了供游戏店循环播放的片头以外 , 游戏结尾同样安排有精美动画 , 尤其当《FF7》大获成功开启了3DCG潮流之后 , 更加突显《传说》“田园牧歌”的清新风格 。
人设方面 , 继藤岛康介之后 , 又引入了新画师猪股睦美 。 两位老师画风鲜明 , 以《逮捕令》《我的女神》《樱花大战》等作品闻名的藤岛康介 , 在非玩家群体中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 对比其他那些同时代以“卖肉”博眼球的老师 , 其笔下的女性角色充满知性优雅与灿烂活力 。
贝露丹迪(《我的女神》) , 真宫寺樱(《樱花大战》) , 缇亚(《深渊传说》)这些经典女性角色 , 无论其作品背景是现实主义——咱们姑且就把美丽的女神来到我家共同生活和开着蒸汽机器人在大正年代砍怪当成“现实主义” , 还是奇幻风格 , 都通过对角色的刻画 , 很好表现出故事所赋予的人物性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