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强|算力和算法的时代,人会被人工智能算计吗?( 三 )


比如 , 我们每个人打开的“兴盛优选”界面其实都是“私人定制” , 通过大数据的计算 , 改变了以往千人一面的状况 。
再比如 , 大会上湖南联通展示的AI工业质检、5G+智能机械臂拼图、5G+MR检修、AI计算极目洞察、产业集群云、应急大数据辅助决策等数字化前沿科技应用 , 都让人脑洞大开 。

刘培强|算力和算法的时代,人会被人工智能算计吗?
文章图片

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
基于算法和算力进步催生的人工智能虽然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切实的红利 , 但带来的新挑战同样在日益逼近 。
加之诸多影视作品的渲染让我们无法不产生关于人工智能意识觉醒和让人类在某些领域失业的焦虑 。
但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会场内学者们的观点 , 对人工智能可以被良性利用保持乐观态度 。

刘培强|算力和算法的时代,人会被人工智能算计吗?
文章图片

4K修复生产线 。
1、人工智能虽然比人聪明 , 但自我意识觉醒的可能性不大 。
人工智能是基于算法和算力的 , 算法的“有限性”和“确切性”决定了人工智能可以很容易在“1以后”的环节中轻松打败人类大脑 , 但很难实现从“0到1”的突破 。
在以“筹”计数的算力环节 , 人工智能拥有绝对优势 , 但算法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或许是某种约束 , 即便再先进的算法 , 也无法脱离逻辑和规则 。
而人类的算法 , 是“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2、要警惕“双刃剑”的另一面 , 规范人工智能的应用 。
虽然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的可能性不大 ,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多的“伦理危机”问题 , 有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法律认知 , 增加了传统法律治理的难度 。
比如 , 人工智能算法多以效率为主导法则 , 而在更加强调社会公平 , 打造共同富裕的今天 , 难免会产生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
比如 , 由于人工智能算法独特的运行逻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以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并反客为主地对人的行为形成支配关系 。 人们可以借助于操纵数据与算法来实现控制别人的目的 。
请注意 , 这里的核心是人 , 是人操作人工智能 , 利用算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所以 , 人工智能其实是中性的 , 就像枪炮一样 , 可以是守卫和平的利器 , 也可以是造成屠戮的凶器 , 关键是看谁来用 , 怎么用 。
其实 , 在2018年国家就出台了《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 , 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定了规矩 。
虽然国家制订了行业规则 , 但却离不开行业的自觉 , 只有大家都“讲武德” , 这门就目前而言处于人类社会发展“顶端”的学科才不会步入失控的“误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