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工作中的八院试验队 。
在八院试验队 , 细心是大家对主管飞船推进舱总装的副总师曹俊生的一致评价 。 虽然推进舱外表看起来是个上下一般粗的“圆桶” , 但里面安装了大量的精密单机和80余根走向复杂的电缆 , 从每一个螺钉的安装到每一根电缆的敷设 , 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轻易放过 , 舱体总装工作必须谨小慎微 , 不容出现半点差错 。
文章图片
工作中的八院试验队 。
在发射场恢复总装期间 , 需要在推进舱舱体上安装太阳翼以及中继天线等重要设备 , 每次操作前 , 曹俊生就急急忙忙地穿上防静电服冲到厂房 , 生怕自己的“宝贝疙瘩”出现半点磕碰 。 面对多发飞船几乎同时在两地开展工作 , 曹俊生也依然坚持亲自在总装现场指导工作 , 做到眼见为实 。
“进场前 , 女儿就已经提出要求说想吃椰子 , 抽空去给她选一选 , 保证在我到家之前快递到位!”中秋佳节倍思亲 , 曹俊生说 。
师徒转换是一代代航天人的传承
在八院试验队 , 从设计师到总装操作 , 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占到了1/3 , 肥大的静电服、低垂的帽檐下 , 分明还是一张张年轻的脸 , 最小的试验队员只有24岁 。 在这个大家庭里 , 当“老法师”遇上“青春派” , 要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才能点燃青年人对航天的热情?
文章图片
工作中的八院试验队 。
对于已工作10个年头的飞船总装岗邢赛健来说 , 这次的发射场经历更让他体会到了航天师徒三代的传承 。 五年前 , 是师父成大钢带他一起在发射场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资源舱的总装操作 , 他还清楚地记得 , 狭小密闭的舱体内一片漆黑、闷热异常 , 由于舱壁上安装有产品 , 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全程弯着腰 , 不停地变换姿势 , 完成长达四五个小时的管路安装工作 , 当从舱壁上唯一的操作口钻出来时 , 已经满身汗水 。
转眼五年过去 , 仅仅30岁的邢赛健也成功完成角色转变 , 成了一名“老师傅” , 带着自己的徒弟闫金超进行天舟三号推进舱的总装工作 。 “这是第一次带着新人独立负责操作 , 我把自己以前的经验传授他 , 工作中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提醒他 , 生活中就像朋友一样!”邢赛健笑言 , 航天人保持体形很重要 , 太胖的话 , 钻舱体就会费劲 。
9月20日22点08分 , 抬头望见皓月当空 , 太空之吻再一次完美上演 , 天舟三号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对接口 , 形成组合体 。
推荐阅读
- 生产|泰禾智能总装流水线正式投产
- IT|中国自研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1003架机总装下架
- 硬件|英国Hornsea 2海上风电场已启用首批发电机组 总装量世界第一
- 空客|A321,空客天津总装线再添新品
- 总装|大国工匠16年坚守攻克“太空之吻”
- 最新消息|总装机200万千瓦智慧光伏项目在宁夏开建
- 总装|神舟飞船的“关门人”
- 总装|揭秘为“太空出差”三人组关舱门,细节中大有讲究
- 总装|快舟归来,发射成功!别走开,还有一发
- 总装|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