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在于 , 与iCub相互凝视会让参与者的决策阈值变高 。
除了要努力“忽略”来自iCub的目光 , 参与者还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决策上 。
其实 , 这也怪不了机器人 。
只怪我们人类太会“察言观色”了 。
人类的许多决定是在社会环境里做出的 , 这往往需要评估他人的意图 。
而我们主要依靠非语言线索来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 , 从而预测他们的行为 。
文章图片
人形机器人的目光 , 对人类来说也是一个强烈的社会信号 。
而不管这个信号与我们要做出的决定相不相关 , 我们都会调动大脑资源来处理它 。
此次研究告诉我们:
人形机器人的凝视会“劫持”人类大脑的“社会认知”机制 , 让大脑把它当作有意识的真人对待 。
虽然和他们像真人一样互动会很意思 , 但也会妨碍我们更快更好地做出决策 。
在特殊情况下 , 和人形机器人互动导致的注意力分散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
另外 , 这次的研究也科学地证明了:
被人盯着的确会让人不舒服 。
不仅仅是被人盯着 , 就算是被长得像人的机器人盯着都不行 。
研究团队介绍
研究的5人团队来自意大利技术研究院(IIT)的一个实验室 。
实验室名为“人与机器人相互作用的社会认知研究中心” , 实验室的负责人Agnieszka Wykowska领导了这次研究 。
文章图片
这个被称为“实例”的项目由欧洲研究委员会(ERC)资助 , 旨在解决人们何时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将机器人视为有意识的存在的问题 。
Agnieszka Wykowska称:
机器人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这就是为什么不仅要理解机器人设计的技术方面 , 还要理解人与机器人交互的人性方面 。
IIT成立于2005年10月 , 总部位于意大利热那亚 。
文章图片
它被普遍认为是意大利最好的研究机构 , 乃至欧洲最好的科学研究中心之一 。
IIT的机器人研究侧重于多学科领域融合的机器人设计与控制 , 以及机器人相关的软硬件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
IIT在关节式机器人的硬件平台搭建与相应的上层运动控制上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 实验用到的人形机器人iCub也是由IIT建造 。
论文地址:
https://doi.org/10.1126/scirobotics.abc5044
参考链接: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robot-human-decisions-19241/
— 完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 , 未经账号授权 , 禁止随意转载 。
推荐阅读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国际|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猎豹|数字化助力实体消费 机器人让商场“热”起来
- 机器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穿越|解锁听歌新姿势,这款音乐播放神器值得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