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为“聚变”而“不聚”:一名核聚变大科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的“云团圆”


装置|为“聚变”而“不聚”:一名核聚变大科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的“云团圆”
文章图片

拼版图片:左图人物为黄凯 , 9月17日拍摄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究室的实验室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朱青 摄;右图人物为黄凯妻子欧阳敏慧 , 9月18日拍摄于上海家中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对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们来说 , 今年中秋节 , 他们即将迎来一个“新家”——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简称CRAFT)建设的新园区初步落成 。 在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究室 , 39岁的副研究员黄凯忙碌着 , 他和很多同事、学生们 , 要度过一个“云团圆”的中秋假期 。
黄凯说 ,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优先部署的大科学装置 , CRAFT建成后将对保障我国聚变研究的先进性、工程化聚变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以及为最终解决国家能源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装置|为“聚变”而“不聚”:一名核聚变大科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的“云团圆”
文章图片

【装置|为“聚变”而“不聚”:一名核聚变大科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的“云团圆”】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效果图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供图)
在CRAFT项目设立的19个一级科研课题中 , 黄凯担任了其中一个课题组的副组长 , 承担着偏滤器部件的工程研究测试工作 。 “偏滤器是聚变堆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 浅显一些来解释 , 聚变过程会产生携带整个聚变功率约五分之一能量的氦灰粒子 , 这些粒子动能巨大但难以利用 , 如果处理不好 , 就会对整个聚变装置的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 。 所以我们想办法用偏滤器把这些能量进行吸收导流以及进一步利用 , 从而确保聚变装置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 ”黄凯说 。
对于自己的工作 , 黄凯感到很自豪 。 “我们国家的聚变事业在国际上从以前的‘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 可控核聚变装置‘人造太阳’也越来越被大众熟知和关注 。 ”他说 , “如果说CRAFT是通往人类‘聚变能源梦’的一座桥梁 , 那么我想我们已经为这座大桥竖立了坚实的桥墩 。 接下来会有更多挑战 , 但我们希望它能一直屹立在聚变研究前沿 , 并成为一个开放共享、富有生命力的平台 。 ”

装置|为“聚变”而“不聚”:一名核聚变大科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的“云团圆”
文章图片

9月17日 , 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究室的实验室里 , 黄凯在工作 。新华社采访人员 朱青 摄
由于工作需要 , 黄凯又一次无法在节日与家人团圆 。 在上海家中的妻子欧阳敏慧和在江苏常州老家的父母都打来电话询问 , 但了解他工作规律的家人听说他不能回家 , 都表示支持和理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