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新华社:宣扬暴力、灵异,变味的“剧本杀”引担忧
“剧本杀”“密室逃脱”“沉浸式体验馆”……这些场所主要经营一种以案情推理为内容的游戏 , 是不少都市年轻人所喜爱的一种社交方式 。但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 少数一些商家开始在游戏内容、场景设置等环节宣扬暴力、灵异 , 以此为商业噱头吸引年轻人 , 引发公众担忧 。
文章图片
本文图均为 新华社客户端 图
采访人员近日陆续实地探访了中部地区一些城市的“沉浸式剧本杀体验馆” 。在一家门店内 , 店主带采访人员来到几间实景房 , 里面分别装饰成农房、坟场等场景 。“坟场”内开着血红的灯光 , 里面摆放着一些道具尸体 。在一家门店内 , 店主重点向采访人员展示了“人魅”“夜店凶灵”“瞳灵人”等充满灵异内容的剧本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在“大众点评”搜索“剧本杀”门店信息 , 截至目前数据显示 , 在上海有2000多个相关搜索结果 , 深圳有3000多个 , 成都有3000多个 , 其中居于“人气榜”前列的均是带有“沉浸式”实景体验的门店 。有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底 , 全国线下“剧本杀”实体店数量有3万家左右 。
文章图片
在采访人员去过的十多家“剧本杀”门店内 , 均未看到有张贴“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等提示性告示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剧本杀”是一种新兴行业 , 政府相关部门在监管措施和管理规范等方面还存在漏洞和空白 。
文章图片
心理专家表示 , “剧本杀”的剧本及剧情的引领很重要 , 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 来给参加者赋以正能量 。心理学上的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 ,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剧本杀” 。正能量的“剧本杀”对参与者释放精神压力、丰富想象力、加强人际沟通具有积极意义 , 但如果内容过于恐怖刺激 , 参与者又没有一定辨别能力 , 例如未成年人沉迷其中 , 反而会造成参与者现实和剧情的角色混淆 , 产生心理问题 。
推荐阅读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西湖|施一公: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 警告!|冒充老干妈员工诈骗腾讯被判12年 两被告提出上诉
- IT|美国法国英国连创历史新高 世卫组织警告“感染海啸”到来
- IT|NFL警告汤姆·布雷迪不要再砸Surface,否则要面临罚款处罚
- 警告!|河北一网约车司机持续偏离路线致女乘客跳车 当地警方介入调查
- 警告!|女子携734个打火机乘高铁被拘 按规定最多只能带2个
- 抗体|六大科学突破闪亮二〇二一
- 警告!|诱使被害人投资虚拟货币诈骗1.4亿元 “509”专案一审审结
- 警告!|一大学生骂外卖员是狗 校方回应称已成立调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