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广东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完善政策体系——打通创新链条上的梗阻( 二 )


与此同时 ,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更得地利优势 。 “粤港澳大湾区用户在这个装置上完成的科学实验占到实验总量的25%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东莞研究部主任陈延伟说 。
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 , 但如何打通创新链条上的梗阻 , 让从大湾区及世界各地汇聚而来的创新要素加速流动 , 让更多科研人员、研发机构和企业扎根发展?松山湖此次新政以问题为导向 , 呈现出诸多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亮点 。
比如 , 这是松山湖首次针对源头创新出台扶持政策 , 力度相当大 。 每年安排1500万元资金 , 依托“粤莞联合基金” , 省市区三级联动支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每年安排500万元 , 设立大科学装置开放课题 ,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 同时 ,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对于围绕主导产业建设的共性技术平台和中试验证基地 , 最高资助金额达到5000万元 。
【链条|广东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完善政策体系——打通创新链条上的梗阻】一项项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 为松山湖科学城顶层设计中创新链和产业链“鸟之两翼”注入强劲动力 。 采访人员从松山湖科技教育局获悉 , 七大政策的发布只是松山湖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科技计划体系的第一步 。 接下来 , 松山湖还将围绕技术创新专项、科技人才专项、创新环境专项持续出台政策 , 全方位营造创新创业生态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郑 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