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互联网怎样改变电视剧( 二 )

互联网对电视剧的人物塑造手法也产生影响 , 比较突出的是更加强调人物反差带来的惊喜 。 这种惊喜可以来自与作品整体风格有所不同的反差人物 。 《山海情》中 , 在西北特色鲜明的人物群像之外 , 还塑造了一口福建口音的扶贫干部陈金山 , 这个人物形象就生动诠释了“反差”的魅力 。 这种惊喜也可以是一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中身份与立场的反转 。 《扫黑风暴》中公安局副局长贺芸“两面人”身份在故事后半程的败露 , 就带给观众强烈震撼 。 通过对反差情节的捕捉、联系、解读 , 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不断修正对人物的认知 , 一步步探清人物的真性情 。 这样的人物塑造 , 往往能够在新媒介环境下调动观众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
电视剧注重“网感” , 并不意味着电视剧创作的肤浅化、低幼化 , 无论怎么变 , 围绕好故事和好人物来创作这一内核是不变的 。 注重“网感”不是迎合 , 而是将观众的审美接受问题提前纳入到创作考量中来 。 当然 , 电视剧的创新探索 , 并不局限于故事节奏的提速、便于二次传播的精华桥段和更加注重反差的人物塑造这些方面 。 新媒介环境对观众思维方式的影响 , 本就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 电视剧与之适配的创作探索也将不断演进 。 (卞芸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