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电场|纳米脉冲变身利刃 肿瘤微创治疗有了新武器
由临床医生提出需求、参与设计 , 医院医学工程科进行产品标准制定 , 医疗器械研究所进行电气安全电磁辐射检测 , 由医院完成临床验证 , 并推广应用……联合团队的专业化分工为设备的研发应用搭建了环环相扣的医疗设备产业技术一站式转化平台 。
“7月20日晚 , 我冒雨赶到医院 , 招呼团队成员动手将一台特殊仪器转移至更高的楼层 。 ”9月22日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介入科董刚主任向采访人员回忆道 , “纳秒刀设备研发不易 , 是浙江大学陈新华团队的心血 , 承载着许多肝癌患者生的希望 。 ”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 , 7月的那次暴雨抢险 , 是纳秒刀迈向临床应用的又一项考验 。 ”凡此种种 , 陈新华习惯淡然一笑 。
自2011年从美国留学归来 , 到2014年携海归团队创办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笛生物) , 从入驻浙江海创园孵化器开展设备研发 , 到2018年获得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撑 , 再到目前安全完成肝癌热消融禁区临床手术120例 , 逐步完成纳秒刀这一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产肝癌精准微创消融设备研发和临床使用解决方案……
攒着一股劲的陈新华 , 试图用国产设备取代国外进口微秒级别的脉冲电场消融设备 , 率先冲进下一代脉冲电场的“无人区”——纳秒级别万伏高压陡脉冲设备的原始创新 。
“近期效果良好 , 建议尽快完成规范化的符合注册要求的临床试验……”不久前 , 由陈新华负责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 经科技部评审专家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后获高分通过 。
闭关三年 “写了”一整墙专利证书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 , 我国肝癌以41万新发病例和39万死亡病例 , 在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分别排行第五和第二 。
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 我国大多数肝癌患者发现即中晚期 。 传统肝癌治疗手段可分为放疗、化疗、手术、介入消融四种 , 但各有优劣 。 将高功率脉冲技术用于肿瘤微创治疗领域 , 相关研究方兴未艾 。
“再回首已是10余年 。 在浙江大学获得外科博士学位后 , 我就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 , 积累了临床经验 。 ”陈新华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2004年 , 美国脉冲电场前沿技术转化之初 , 陈新华作为微创精准外科专家受邀赴美参与高功率脉冲技术医用转化研究 , 攻读美国欧道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 熟悉该转化研究技术体系后 , 他在参与单位任研发主管 , 并在随后担任国际学会的主席 , 主导该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 。
近10年 , 新兴的脉冲电场技术创新产品不断问世 。 例如美国的陡脉冲治疗仪(纳米刀)获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 , 通过欧盟CE认证;2015年6月 , 纳米刀在中国获得批准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应用于临床 。
推荐阅读
- 技术|脉冲+推揉 全能按摩手 SKG G7 Pro颈椎按摩器参加科创奖评选
- 载体|可储氢的“纳米巧克力”结构创建
- 油污|纳米涂层的电子烟咪头防水防尘防油污的应用
- 风电场|世界最大海上风电场首次发电
- 微处理器|碳纳米管“变身”超微型晶体管 宽度仅为人类头发丝的1/25000
- 磁场|利用磁场任意切换纳米激光器的状态
- 最新消息|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
- 电机|1799元,小米米家波轮洗衣机尊享版10kg:纳米银离子除菌率96%
- TSMC|台积电将于明年四季度量产3纳米芯片
- 硬件|英国Hornsea 2海上风电场已启用首批发电机组 总装量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