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师|心理疾病侵袭青少年,怎么办?( 二 )
“从我接触的很多案例来看 , 除了一些极端情况外 , 孩子们心理受创初期 , 看起来很平常 , 很多大人不当回事 , 容易简单化处理 , 这对部分性格敏感的孩子来说就容易引发问题 。 ” 宋馨说 , 小谨的心理问题源于校园冷暴力后家长和学校不够重视 , 没有及时发现、干预 , 导致她受到情感创伤 。
她透露 , 现在很多学校开设了心理课程 , 有的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 , 但孩子对此缺乏信任 , 觉得说什么很快会被上报给班主任、学校 , 没什么用处 。
最好的心理教育是老师和家长懂心理学 , 把心理学知识融入日常教学、学校管理和日常生活中 。 “除了来自发育认知的因素 , 还有社会环境、文化、家庭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 ” 宋馨说 , 家长和老师需要多与孩子沟通 , 给孩子注入“强心剂” , 尽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 , 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负面情绪 。
建议:多部门齐发力 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今年1月《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出炉;8月 , 陕西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出台《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 都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省、市、县三级教师培训计划 。
对此 ,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研究员谢雨锋认为 , 学校要明确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流程 , 心理健康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 , 及时发现危机事件 , 快速启动心理危机紧急预案 , 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 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 , 能够识别并及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 , 形成学校、家庭、医疗共同干预的机制;配备心理健康教师之外 , 还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社会工作建设 , 在岗位设置上让心理健康老师与学科老师享受同等待遇 。
他表示 , 还需要教育、卫健、民政、共青团、妇联等多个部门协同努力 , 从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入手 , 划分职责 , 齐发力 , 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
从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开始 , 父母就必须深刻反省、改变和提升 。 “我接触到的一个案例中 , 表面上是孩子患有人格分裂 , 最后评估是孩子的母亲患有人格分裂 , 她的负面情绪影响了孩子 。 ” 谢雨锋说 ,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性格发展、行为认知起到决定性作用 , 尤其是本就有情感缺失的单亲家庭 , 家长更应及时给予共情、倾听和积极的引导 , 避免孩子遭受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
【心理健康教师|心理疾病侵袭青少年,怎么办?】教师这种特定岗位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 。 如果老师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 , 找不到情绪的发泄口 , 无形中就会传导给学生 , 很有可能对已经有心理问题的同学造成“二次伤害” 。
推荐阅读
- 钱治钢|莫道桑榆睌,为霞尚满天——隆回县职业中专召开2021年下半年退休教师欢送会
- 技术|四川大学化学工程教师团队:做磷化工领域的忠诚卫士
- 细胞|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不息
- 青少年|点猫科技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培训亚非千名编程教师
- 中国|乒乓球在太空为何能停留在水中?太空教师王亚平解答
- 思考|七宝德怀特“男神”教师:21世纪,千万别缺少这种底层思维
- 社交|科学家呼吁Meta将其心理健康研究透明化以履行“道德义务”
- 人物|大学女教师遭遇"杀猪盘"诈骗:被骗270万
- 视点·观察|双减下的“住家教师”月薪超三万 接送辅导采购全包
- 学生|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入驻短视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