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无线网络的云边协同理论与方法”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面对全场景下网络“巨容量、极低时延和自适应性”的性能需求 , 北京邮电大学彭木根等人提出了云边协同新理论 , 攻克了密集无线网络“架构适配难、性能分析难、资源协同难”的挑战 , 被国际同行评价为“首次揭示、新的网络架构、颠覆性、效率提升巨大” 。 基于该技术联合研发的国际首款商用5G云小站 , 满足了不同场景室内移动网络覆盖需求 , 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
展开全文获奖成果在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上率先实践 , 以自主创新实现关键领域战略性突破 。
“高电压、高安全锂二次电池先进功能材料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电池性能的巨大需求 , 北京理工大学陈人杰等人实现了锂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的创新突破 , 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自主可控锂电池产业链 , 在智能手机、机器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科技产品中成功应用 , 提升了我国电池关键材料的核心竞争力 , 支撑了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发展 。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高效集成与互联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裴玮等人实现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集成与互联技术的重大突破 , 研制了高效、高功率密度的模块化能量路由器等核心设备与协同控制软件 , 成果应用在分布式能源、光伏电站、交直流微网等工程中 , 并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
高精尖产业发展形成新局面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 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引擎驱动的高精尖产业创新能力厚积成势 。 高精尖产业相关获奖成果有132项 , 占比88% , 以高精尖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 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核心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王海峰等人突破了产业化翻译、多语言翻译和机器同声传译等瓶颈 , 研发了高质量、低时延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 , 在系列翻译产品中大规模应用 , 实现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 成果服务40多万企业和个人开发者 , 每日全球翻译量超千亿字符 , 近三年经济效益超20亿元 , 提升了我国机器翻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材料|中关村论坛丨14人、150项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启新征程】
推荐阅读
- 养殖|科创信达冠名!第二届智慧养殖高峰论坛帷幕:推动畜牧行业新升级
- 端口|俄语黑客论坛出售全新私人定制勒索病毒——BlackCat
- 材料|真我 GT2 Pro 预热:50MP 舰双主摄、realme 首个显微镜镜头
- 保障|《“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印发 提升原材料工业保障引领制造业能力
- 材料|别在玩吃鸡,小学生都开始学习3d打印技术了
- 商报讯|第七届京台科技论坛建筑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 数据|亚太智慧城市发展论坛举行,智慧城市成迎接数字时代重要抓手
- 产品|走进园区企业丨用尖端材料学解决医学难题
- 材料|火箭实验室将研发颠覆性的中子中型运载火箭
- 深圳|[深圳3d打印]深刻剖析节省3d打印材料的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