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孟晚舟回国前一日,轮值董事长解析华为如何“有质量地活下来”( 九 )


最后一点 , 我们的计算框架MindSpore , 开源以后 , 现在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开源社区 , 进展也不错 。
我们的目标是为中国所有的AI研究者 , AI应用开发者 , AI创新创业者 , 提供研究、应用开发和创新创业的AI基础设施服务 。 这是华为能够给中国的产业界和学术界带来的独特价值
采访人员:鸿蒙最近发展的挺快的 , 用户数已经破亿了 , 想问一下 , 这里面大概有多少是手机 , 有多少是其他的设备?另外对于今年您提到的3亿的装机量有多大的把握能够完成这个目标?
徐直军:你现在讲的过亿 , 都是讲的手机 , 不含物联网设备 。 现在物联网设备有多少用了鸿蒙 , 统计不出来 。 现在手机已经过了1.2亿了 。 我们的目标实现是快还是慢 , 要看消费者的体验 。
每一款手机 , 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 , 测试出来之后升级 , 升级以后看它的效果 , 效果好就可以放开给大众升级 。 现在进展是超预期的 , 我们希望把华为存量的手机 , 争取能升级的全部升级到鸿蒙 。 当然升级以后 , 华为手机的用户体验变好了 , 它可以使用的时间变长了 , 如果能等到未来我们解决了手机问题的话 , 刚好衔接得上 , 那是最好的 。
我们现在从几个方向努力 , 一个是未来还有新的5G手机出来 , 但是哪一天出来不知道 。 第二个是通过鸿蒙不断优化客户体验 , 不断通过软硬件协同 , 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
我们不会把手机业务关闭掉 , 也不会卖掉 。 否则的话 , 我们辛辛苦苦打造的这个品牌 , 说没了就没了 , 我们这么努力求生存 , 有什么价值呢?
采访人员:华为在智能汽车方向上很明确要做供应商 , 但是从整个现在的进展来看 , 传出实际的销量感觉不是那么受信任 , 包括上汽反馈之类的 , 一直以来消费者或者是大众的舆论 , 对于华为坚持不造车 , 过于偏执 , 有没有动摇?一定非得不造车吗?比亚迪自己造车也不影响电池方面的合作 。
徐直军:各有各的选择 。 华为公司过去历史上 , 很多选择大家都是不可理解的 , 但是每一个企业都知道什么定位最好 。 对于华为公司 , 我们整个高层团队来讲 , 我们清楚做什么合适 , 做什么不合适 , 清楚我们在求生存阶段 , 做什么合适 , 做什么不合适 , 清楚我们的未来 , 我们应该做什么 , 不该做什么 。
所以为什么要造车呢?有几个造车的挣了很多钱 , 你去看看 。 不造车说不定挣的钱更多 。 这个问题没有为什么 , 只是一个选择 , 选择对与错 , 也没法衡量 。 成了就是对的 , 没成就是错的 。 越是人人都造车的时候 , 越要冷静 。
【Digital|孟晚舟回国前一日,轮值董事长解析华为如何“有质量地活下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