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红利”消失,中小家电企业生存压力有多大?

9月中旬的中山市东凤镇东海六路 , 虽然受到持续疫情影响 , 老谢的工厂仍在低调运转 , 一条并不长的流水线上 , 十几名工人正在劳作 , 通过拼接起材料配件 , 一个精致的养生壶即组装完成 。老谢是珠三角的一名企业主 , 在东凤镇开工厂已15年 , 长期做外贸产业 , 过去从事台式饮水机生产 , 最近几年开始转做养生壶 , 专供出口东北亚国家 。但他今年感觉压力巨大 。
“现在是我开工厂以来 , 最艰难的一年 , 勉强能活下来就已不错了 。”老谢介绍 , 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 , 工厂的销售额能达到四五千万元 , 可是从去年开始 , 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 今年初至今销售额仅有1000万元 。与经营下滑相伴的 , 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 可谓是雪上加霜 。
近日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在中山市东凤、黄圃、南头等镇区以及佛山市顺德区等地调查发现 , 众多中小家电企业正在遭遇与老谢类似的经历 ,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 许多企业的订单和利润都受到冲击 , 有些已被加速淘汰出局 。

视点·观察|“红利”消失,中小家电企业生存压力有多大?
文章图片

“不曾有过的情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 老谢工厂所在地的东凤镇 , 以及周边的黄圃镇、南头镇和佛山等地已形成了上万家家电相关企业 。
据东凤镇政府官网资料 , 东凤镇地处中山市“北大门” , 毗邻佛山顺德 , 全镇总面积56.24平方公里 , 家电及配套企业约6900家 。黄圃镇的一份材料介绍显示 , 2020年 , 全镇工业企业4059家 , 其中家电及其配套企业2813家 , 占企业总数的70% 。南头镇政府官网介绍 , 该镇的家电及相关配套企业3000多家 。
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企业崛起 , 是在于这里形成了完善的家电配套产业 , 从零部件、整机的研发、销售全产业链 , 包括拥有珠三角较好的物流枢纽 , “我们有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 , 属于华南家电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黄圃镇政府相关人士表示 。
但今年以来 , 这些企业遭受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的困扰 , 导致利润受到严重侵蚀 。
“芯片原来只要8毛钱 , 现在涨到4块钱;不锈钢材年初仅有1.1万元/吨 , 现在涨到了1.3万元/吨;304不锈钢今年3月仅有1.6万元/吨 , 现在涨到了 2.1万元/吨 。”对于自家养生壶产品原材料的涨价 , 老谢如数家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