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红利”消失,中小家电企业生存压力有多大?( 三 )


加速淘汰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在多地走访后发现 , 疫情影响、原材料涨价、订单萎缩……多重负面因素叠加之下 , 中小家电企业的日子似乎都不好过 , 甚至 , 有些企业难抵压力 , 不得不自行关闭 。
珠三角某镇的政府人士以及行业协会权威人士均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确认 , 今年以来 , 他们所在地也有企业出现倒闭 。不过尚未有制造业企业倒闭的权威数字 。
倒闭的主要还是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 , 比如工厂仅有几个工人或者十几个工人组成的小作坊或者小工厂 。“但一般规模以上的企业 , 目前较少出现倒闭 , 倒是有企业出现亏损 。”珠三角某镇政府人士称 。
前述佛山家电工厂营销负责人则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今年上半年 , 当地有一家为头部品牌代工的工厂 , 直接宣布关门 。据称 , 这家工厂已在家电行业耕耘二十年 , 过去依靠生产低价产品起家 , 利用低价的策略拿下一二线城市品牌企业的订单 , 但是今年春节期间原材料涨价 , 其与这些头部品牌合作客户在价格上没法谈拢 , 对方根本不能接受涨价 , 只要涨价就找别人来做 。
不过 , 该人士也认为 , 原材料涨价的冲击也许只是这类企业被迫关闭的表层原因 , “这家工厂关闭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 如内部的管理 , 公司负责人的思路以及规划等 , 原材料涨价或许仅是压下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
珠三角某镇的一位政府人士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该镇过去有些中小型企业往往傍上一个大客户 , 一年的订单量就足够了 , 收入和利润都能有保障 , 但现在疫情之下 , 这些大客户一旦削减订单量 , 或压低出厂价 , 或者“倒戈”去其它的同行 , 对于长期依赖它的制造业企业来说 , 就面临特别大的风险 。
“本地有很多中小型的企业 , 经营实力非常弱小 , 基本就是家庭作坊 , 这种企业主或者经营者 , 他们在自身的理念、能力、知识各方面都不够 , 但是刚好由于目前的时代环境 , 造成了他们有这样的生存机会 。”中山某镇一位家电行业协会人士表示 , 随着市场潮流发展步伐加快 , 在智能化转型、科技浪潮之下推动行业企业进行产业转型 , 导致这些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被时代抛弃 , 这是一种市场竞争的选择 。
在中山古镇镇从事艺术灯饰的W至简灯饰董事长赵福龙看来 , 过去很多“拼价格”、“走量”的制造型工厂 , 现在需求量急剧下降 , 一些企业“顶不住” , 其实一点都不足为奇 , 疫情只是加速了淘汰 。按照他的说法 , 这个行业曾长期处在红利期内 , 但现在红利周期早已过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