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科技梅涛:人工智能广泛落地是讨论可信AI的最佳时机
9月27日 , 2021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分论坛在乌镇举行 ,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梅涛应邀出席“打造可信AI新未来”尖峰对话 。 梅涛表示 , 当前人工智能的广泛落地正是讨论可信AI的最佳时机 。 京东致力于从稳定性、可解释性、隐私保护、公平性等标准出发 , 打造技术优良、协同发展、客户信赖的可信AI产品与服务 ,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
文章图片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梅涛
当下 , 随着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 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 技术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 , 需构建良好的技术理念 , 在人工智能领域 , “可信AI”成为其发展的必然和行业社会关注的焦点 。
梅涛表示 , 经过大量探索和实践后 , 京东提出了一套涵盖稳定性、可解释性、隐私保护、公平性等标准在内的AI可信评价体系 。 具体来看 , 稳定性是指人工智能的模型、算法能够抵抗外部的恶意攻击 , 保证模型的可稳定性和安全性;可解释性是指人工智能所作出的决策要让人类能解释和理解;隐私保护是指人工智能能够保护信息隐私;公平性则指人工智能公平对待所有用户 , 让所有人都能无差别享受技术红利 。 在梅涛博士看来 , 如果人工智能在以上四大度量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 就能够做到明确责任、透明可信 。
京东在产品的研发、落地过程中同样始终贯彻着这四个标准 。 梅涛博士介绍 , 京东在智能制造场景进行了一系列产业实践 , 打磨了基于0样本或者小样本学习的智能制造工业质检机制 , 其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 。 在部署模型时 , 通过自身的隐私训练平台 , 在部署过程中保证信息安全 。 在智能流通环节 , 为保证其模型通用性 , 设计了199层三维神经网络 , 能够识别操作人员在物流的过程中的操作行为是否规范 , 这样就可使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模型泛化性、通用性更加完善 。
文章图片
在智能客服领域 , 京东用多模态的方式在智能客服的工作过程中去理解用户的情感和行为 , 打造了很多跨模态的人工智能模型 。 作为首批通过中国信通院“数字化可信服务评估”认证的企业 , 其“全场景服务”、“安全可信”等产品力受到评委会诸位专家的高度认可 , 在稳定性、可解释性、隐私保护、公平性具有体现 。 比如 , 对于公平性 , 京东智能客服专门开发了口音适配的模型和算法 , 使得其能够对方言进行识别(如四川和重庆、陕西、山西等地方言) , 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京东智能客服的便捷 。
推荐阅读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低碳发展|四川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 技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 京东方|消息称京东方 2022 年扩张带鱼屏产品线
- 玩家|电竞手机行业标准升级 升级版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 影像|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空降小米“跑进2022”活动直播间为米粉送福利
- 先决条件|商汤科技徐立:对科技发展判断的领先是筑起行业壁垒的先决条件
- 梦芯|梦芯科技:精准时空信息赋能汽车技术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