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AI助力医疗:又一心血管智能医械获批,5分钟分析万张影像

冠脉CTA , 即冠脉CT血管造影 , 是冠心病筛查检测的常规手段 。 然而 , 传统冠脉CTA由于无创、心脏跳动干扰等诸多原因 , 影像评估精准度远不如介入检查 。 国内智能医疗科技企业深圳睿心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睿心医疗”)尝试用人工智能解决弊端 。
【冠脉|AI助力医疗:又一心血管智能医械获批,5分钟分析万张影像】近日 , 该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睿心冠脉智能后处理平台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认证 , 将正式启动上市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是睿心医疗推出的第二款心血管领域内精准智能医械产品 , 今年4月 , 其冠状动脉无创功能学评估平台睿心分数获批三类证 。
这也意味着 , 在成立不到4年的时间内 , 睿心医疗完成了2款智能医疗器械从研发-大规模前瞻性临床验证-注册获批的整个周期 。
值得注意的是 , 心血管患者目前在全球都已成为沉重的医疗负担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 , 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 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 , 其中脑卒中1300万 , 冠心病1100万 , 肺源性心脏病500万 , 心力衰竭890万 , 风湿性心脏病250万 , 先天性心脏病200万 , 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 , 高血压2.45亿 。
其中 , 在庞大的诊断需求面前 , 中国科学院院士、心脏病学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曾坦言 , “去年 , 中山医院心内科门诊数量加上特需达70万人次 , 当然包括很多来回随访和开药的 , 但仍是很庞大的数量 。 来了以后 , 我最头疼的就是 , 到底开什么药?有没有心肌缺血?病人跑好几圈才能正确诊断 , 有时候干脆诊断不出来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人员时曾表示 , “这个领域中 , 无论诊断还是治疗 , 需求都是非常大的 。 如果把心血管疾病能诊断治疗好 , 对实现2030健康中国的目标就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
对于此次新获批的睿心冠脉智能后处理平台 , 睿心医疗CTO马骏介绍 , 该平台是全球首款集“形态学”与“功能学”于一体的心脏冠脉CTA影像精准处理、分析平台 , 它的临床应用将提高医生诊断精度 。
具体来看 , 在“形态学”层面 , 睿心冠脉智能后处理平台可完成冠脉自动三维重建和自动狭窄程度分析;在“功能学”层面 , 睿心冠脉智能后处理平台可以分析确定血管斑块性质及其风险 。 二者结合 , 能够帮助诊断更加精准、可靠 , 实现血管三维重建精准率达97% , 血管自动标注准确率达99% 。
值得关注的另一亮点是 , 该平台有望大幅提升诊断效率 。 统计显示 , 三甲医院的一个普通影像科医生每天需要在逾9000张冠脉 CTA 图片中寻找狭窄、斑块 , 另外 , 还要对图像做复杂的后处理、诊断和书写报告 , 每例图像处理耗时30-60分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