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繁殖|靠近亲繁殖清除有害基因 鸮鹦鹉的这招能救濒危动物吗( 二 )


但有时候 , 人们为了让马、狗等宠物最大程度地保留其特有的基因 , 也会让它们近亲繁殖 , 以保证血统的纯正 。
“近亲繁殖有利于特有基因的延续 , 这是因为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两个拷贝基因相同的概率大大增加 , 如果这个相同的基因是致病的 , 那就会导致遗传疾病;如果这个相同的基因不致病 , 而是会导致某种特有的性状 , 就会出现如马更高大健壮、鬃毛更光滑漂亮 , 一些狗看起来更可爱等情况 。 ”赵绍伟介绍 , 通过近亲繁殖 , 尤其用纯种之间进行交配就更能延续这种特有基因及其决定的性状 。 但如果让具有这些优良性状的纯种个体与不具有这些性状的个体杂交 , 那这种特有基因就会处于杂合状态 , 性状表现不出来 , 时间长了就会丢失 。
长时间近亲繁殖 有害突变被清除
前文所述最新研究针对的是一类特殊的鹦鹉 , 叫鸮鹦鹉 。 它们体重很大 , 不会飞 。 新西兰是由南北两个大的主岛和很多小岛组成的 , 研究者此次研究的是新西兰南主岛南面的一个叫斯图尔特的小岛上的鸮鹦鹉 , 由于这些鸮鹦鹉不会飞 , 不能跨过海峡 , 因此不能和主岛上的同类进行交配 , 长期处于被隔绝状态 。
研究数据显示 , 斯图尔特岛上幸存的鸮鹦鹉种群已经被隔离了大约1万年 , 其携带的有害基因突变比主岛上的同类少 。 这也证实 , 在此期间 , 有害基因突变被名为清除的自然选择过程消除了 。
科学理论认为 , 在小种群中 , 有害突变可能会累积 , 进而导致灭绝风险增加 。 但通过近亲繁殖暴露出来的有害基因突变 , 也可能通过自然选择消除 , 这一过程被称为清除 。
赵绍伟解释 , 其实清除的过程就是鸮鹦鹉在长时间的近亲繁殖过程中 , 有害基因突变有更高的概率在种群个体中纯合 , 进而导致个体生病、死亡被自然选择淘汰 , 这些有害基因突变随之消失 。
“近亲繁殖会大大增加这些有害基因突变在同一个个体中纯合的概率 , 即同一个个体的两个拷贝基因都是坏的的概率增加 , 进而促进这一清除过程 。 ”赵绍伟说 。
保护濒危物种 增加物种多样性更靠谱
对于此项研究的结果 , 研究人员似乎看到了保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物种延续的新希望 , 他们认为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大量基因缺陷已经消失 , 高度近亲繁殖可能并不一定意味着该物种注定要灭绝 。
对此 , 赵绍伟并不是非常认同 , 他表示:“整体上看 , 近亲繁殖对于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物种的延续是不利的 。 因为这除了会增加致病基因在个体中纯合的概率 , 进而减少种群数量外 , 还会大大降低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 不利于物种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