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Fabless还是IDM?国产射频前端芯片厂商开启建厂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前端射频芯片需求大幅增长,同时,在国产替代的需求带动下,国内前端射频芯片厂商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前端射频芯片厂商主要以设计企业为主,产业链并不完善,代工环节较为薄弱,尽管三安集成、立昂东芯、海威华芯、常州承芯、中电科55所、赛微电子、中芯宁波、中芯绍兴等国内射频芯片代工厂均在加速扩产 。
文章图片
但仍有部分国内领先的射频企业开启了自建或是合建晶圆生产线的道路,逐步向IDM模式转型 。
国产功率放大器厂商以Fabless模式为主
从射频前端器件的价值占比来看,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是射频前端的两大核心元件,各占射频前端总市场47%、32%,而射频开关和低噪声放大器分别占 13%、8% 。
目前,在射频开关和低噪声放大器领域,国内厂商已经完全攻克,卓胜微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全球领先企业 。
然而,高端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一直是国内在前端射频器件中的短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功率放大器是最为关键的产品,性能直接决定了无线终端的通讯距离、信号质量和待机时间,也是射频前端功耗最大的器件,而滤波器是射频前端产业中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
因此,国内射频芯片厂商基本都是选择以滤波器或是功率放大器作为主打产品,从而入局射频前端产业 。
在芯片制造环节,功率放大器主要采用砷化镓、氮化镓等工艺技术,滤波器则采用RF MEMS工艺 。
集微网从业内了解到,自2019下半年起,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景气周期,包括砷化镓、MEMS代工厂均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情况,这导致多数以Fabless模式运营的国内射频芯片厂商陷入产能紧缺的困境,在上游供应链最紧缺时,部分厂商在代工厂的订单排期达6个月以上,严重制约着国内前端射频芯片厂商的发展 。
同时,由于多数射频芯片厂商为IDM模式,因此全球范围内的代工资源寥寥无几 。以砷化镓代工厂为例,业内知名且技术成熟的厂商均在中国台湾,一大一小分别是稳懋和宏捷科,其次是环宇、联颖光电、三安集成等,因此如何获得稳定的产能成为国内射频芯片厂商的难题 。
在此情况下,国内射频前端厂商出现分化,主打功率放大器的厂商普遍维持Fabless模式,但主打滤波器的厂商却纷纷开始自建产线,走向IDM模式 。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功率放大器在全球的代工资源和产能已经较为丰富,且全球领先的功率放大器厂商博通、高通均采用Fabless模式,Skyworks、Qorvo也有产品在稳懋生产,已有成功案例,因此,国内功率放大器厂商只需借助成熟的代工厂资源就能推出优异的产品,暂时还未曾考虑自建产线 。
推荐阅读
- Pro|价格相差1000块钱 买小米12还是小米12 Pro?很多人选错了
- IT|保费涨80% 专车司机还是爱特斯拉
- 预定|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
- 运载火箭|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通信|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试验|长三乙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中国今年55次发射世界第一
- 通信|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 试验|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技术|2021 年最后一发: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