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字节,终于被时代驱赶到了同一条赛道上


|华为和字节,终于被时代驱赶到了同一条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2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赵晋杰
来源:字母榜(ID:deep_insights)
一出科技巨头版的《哥斯拉大战金刚》即将上演:华为和字节跳动这两家之前从未有过交集的巨无霸 , 在时代的驱赶和自身发展的驱动下 , 在线下卖车领域狭路相逢 。
字母榜获悉 , 字节跳动旗下懂车帝即将在7月份推出首家线下体验店 , 选址位于重庆春风城市心筑 , 将展出各品牌经销商的车型 。
早于字节跳动3个月 , 4月20日 ,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上海南京东路的华为旗舰店 , 对外宣布卖车计划 。 余承东认为 , “智能电动汽车销量虽然没有手机那么大 , 但是单价高 , 能够弥补手机的销量缺失” 。
相继盯上“汽车超市”的背后 , 是华为和字节跳动正在经历的大范围业务变动 。
2019年5月遭到美国制裁 , 手机等多块核心业务难以为继 , 成为华为一系列转型的导火索 。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数据显示 , 2019年华为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约1/3份额 。 到了2020年第四季度 , 这一数字下降至22% , 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4% 。
这直接造成华为消费者业务增速从2019年的34% , 断崖式下跌至2020年的3.3% , 为历年最低 。 华为2020全年销售收入增长也陷入十年新低 , 营业利润首次下跌 。
为了弥补损失 , 华为过去两年间加速多元扩张 , 发力鸿蒙操作系统、5G工业应用、能源业务、视频内容生态、汽车产业链、云计算等诸多领域 , 线下门店卖车为其中之一 。 任正非在去年11月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 , 华为需要从一家“硬件先进公司”转型为“软件先进公司” 。
在投资人江一看来 , 华为所有的举措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允许内部业务什么赚钱干什么;二是赚取更多自由现金流 , 不排除允许部分业务体系走向资本市场 。
与此同时 , 经历九年高速发展的字节跳动也走到了增速减缓的转折点 。 QuestMobile数据显示 , 抖音推出4年后 , 2020年初增速已从2019年的733%跌至60% , 今日头条DAU也呈现负增长趋势 。
早在2016年 , 张一鸣已经在思考字节变慢之后的新增长点 。

|华为和字节,终于被时代驱赶到了同一条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2/2
张一鸣
在他看来 , 一是“公司越强大就越要往底层走 , 往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走”——字节云印证了这一点;二是“C 端做完可以往上游进入B端基础设施” , 于是有了飞书、巨量引擎、火山引擎 。
今年6月 , 在字节跳动“CEO面对面”会上 , 即将接替张一鸣的新任CEO梁汝波表示 , 公司变大 , 也在进入新阶段 。
增设懂车帝体验店 , 布局线下卖车场景 , 是字节跳动在张一鸣交棒梁汝波的变革时期 , 主动寻找的新增长点之一 。 再加上已经布局的云计算等业务 , 梁汝波面临一场带领字节跳动从轻转重的新考验 。
围绕线下卖车 , 华为“偶遇”字节跳动 。 两大巨头为了寻求新的增长引擎 , 将不可避免地一再踏足对方后院 。
字节跳动涉足线下卖车早有预兆
4月 , 字节跳动成立重庆万象优车科技有限公司 , 并启动懂车帝体验店店长和体验店运营负责人等岗位招聘 。
字母榜获悉 , 重庆首家线下体验店已定于7月份营业 , 目前正在进行装修收尾工作 。 待试点运营成熟 , 懂车帝线下体验店将在全国铺开 。
华为差不多同时官宣卖车 , 而且步子迈得更大 。
目前 , 华为正在把各地旗舰店改造为卖车门店 , 7月底前完成200家店 , 年底拓展到1000家以上 。 余承东还在公司内部定下了明年销售30万台的目标 。
两家打法大相径庭 。 字节跳动依托懂车帝汇聚各大品牌经销商资源 , 届时线下体验店将作为各种车型展示的场所 。
华为则依托线下既有门店 , 暂时只售卖跟自己有合作的车型 , 目前包括赛力斯SF5、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和长安合作版等三款车 。
布局线下门店卖车 , 华为和字节跳动各有小心思 。
按照年售30万辆计算 , 扣除厂商收入后 , 2022年华为能够从卖车中赚到不超过100亿元 , 对比手机过千亿元营收 , 显得杯水车薪 。
但华为现阶段卖车 , 还有另一层用意 , 即借助卖车与手机以外全屋智能家居业务形成联动 , 最大程度保住线下渠道 。
截至2020年底 , 华为消费者业务全球建有12家旗舰店、5000多家体验店 , 接待用户数超过8000万 。 在趋近成熟的IoT市场 , 手握庞大线下销售渠道的华为 , 将具有先发竞争优势 。
投资人江一向字母榜表示 , 拥有线下卖车店之后的字节 , 未来未尝不可学习华为 , 在店内售卖相关智能硬件 , 成为自身IoT生态的线下展示厅 。
这方面的最新例子是谷歌 。 6月中下旬 , 谷歌纽约总部大楼底层开设了全球第一家线下零售商店 , 与位于纽约14街的苹果旗舰店仅一街区之隔 , 用以集中展示、售卖旗下包括Pixel手机、Pixelbook笔记本电脑、智能耳机、Fitbit手表、Nest系列智能居家等产品 。
线下门店卖车 , 只是华为寻求突围的一部分
围绕任正非提出的“软件先进公司”目标 , 华为重点规划了三个方向:鸿蒙操作系统、车联网、华为云 。 鸿蒙成为无可争议的排头兵 。
在6月2日推出公测版后 , 华为内部人士称 , Harmony OS升级用户一周内已经突破1000万 。 得益于此成绩 , 王成录将年内升级鸿蒙OS的设备数 , 从3亿台(16%市占率生死线)提升到了4亿台 , 不包含第三方设备 。 这也意味着现有超7亿华为手机用户中 , 一半以上都要在下半年内完成升级 。
鸿蒙更大的挑战在生态侧 。 根据6月2日发布会最新数据 , Harmony OS搭载的常用高频应用已突破300+ , 另有1000+硬件伙伴、50万+开发者正在参与到鸿蒙生态建设当中 。 但相比Android 2000万开发者 , iOS 2400万开发者 , Harmony OS差距鸿沟依然巨大 。
车联网方面 , 美国制裁禁令发布半个月后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正式成立 , 以汽车产业链Tier1的博世来定位自己的增量部件供应商角色 。 在软件端 , 华为则用“类似手机厂商基于安卓操作系统开发智能手机”的比喻 , 来解释华为的车联网方案 。
但挑战依然存在:一是主机厂商的不信任 。 曾参与北汽极狐项目的前华为BU员工向36氪提到 , “传统车企对华为还有提防的心态 , 这导致华为很多优势发挥不出来 。 ”二是随着主机厂实力越来越强 , 自研车载操作系统势必提上日程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公开发表观点 , 认为“像苹果这样的软硬件一体可控模式 , 在智能汽车企业里面会出现越来越多 。 ”
云服务成为三者中进展最快的一块 。 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2020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追踪数据显示 , 华为云(4.2%)已经位列全球第五 , 仅次于亚马逊(40.8%)、微软(19.7%)、阿里云(9.5%)和谷歌(6.1%) , 且市场份额增速第一 。
尽管进入中国前二 , 但面对仍处在投入期的云服务市场 , 华为云的商业造血和盈利能力还要很长时间等待 。
华为内部也对转型有心理准备 。 在2021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向媒体表示 , 华为董事会“在2018年底通过了一个决定 , 投资20亿美金提升软件能力 , 在5年周期内 , 软件工程能力再提升一个台阶 。 ”
在芯片国产化改造完成之前 , 华为强化软件能力 , 提升软件和服务收入占比 , 已成为必选项 。
华为“由硬变软” , 字节跳动则正在“从轻转重”
2018年 , 张一鸣被媒体问到关于互联网下半场用户红利消失 , 字节跳动如何应对的问题 。 张一鸣从深和宽两个维度给出答案:深:场景更丰富+价值链更深;宽:全球化+拓展网络边界(如IoT)+To C转To B(底层基础设施) 。
字节从轻转重的伏笔就此埋下 。
两年后 , 字节跳动推出火山引擎 , 一个面向企业的数字服务与智能科技平台 , 希望结合字节跳动在业务增长、A/B测试方面的丰富经验 , 为各行业企业提供系统化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
据《晚点 LatePost》消息 , 火山引擎部门将在今年9~10 月正式发布包含计算、存储和网络的云计算IaaS服务 , 开始构筑企业服务的底层基础设施 , 并参考华为云晋级之路 , 希望做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之外的“中国第四朵公有云” 。
IDC数据显示 , 2020年全球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3124.2亿美元 , 同比增长24.1%;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93.8亿美元 , 同比增长49.7% , 在全球各区域中增速最高 。
但在前景广阔的云计算面前 , 分管火山引擎的字节技术副总裁杨震原曾一度担心:竞争激烈的IaaS市场 , 可能难有字节的位置 。
虽然云市场规模在与日俱增 , 但无论是按照IDC还是Gartner的标准 , 云计算领域靠前的位置 , 已经被几大巨头长期霸占 , TOP 3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或者谷歌云的位置六年未发生变化 。
加大对外投资成了字节跳动弥补时间差的手段之一 。 2020年至今 , 字节跳动的身影先后出现在为零售业客户提供大数据服务的奇点云 , 专注B2B营销AI服务的百炼智能 , 提供云平台的才云科技 , 以及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协作管理产品及服务的黑帕云 。
从2020年开始 , 字节跳动一边将业务触角扩张到电商、本地生活、游戏、教育、金融、医疗、汽车等更多领域 , 一边加大对外投资 , 仅2021年第一季度 , 字节跳动公开投资就达16起 , 是2020年总投资数的一半 。
疯狂扩张新业务和大举投资的背后 , 是字节跳动既有核心产品的增速放缓现实 。 QuestMobile数据显示 , 抖音推出4年后 , 2020年初增速已从2019年的733%跌至60% , 今日头条DAU也呈现负增长趋势 。
不仅字节跳动 , 整个中国互联网都在陷入增长困境 。 以2020上半年数据为例 , 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11.55亿 , 同比增速1.7% 。 两年前 , 这一数字是6.2% 。
正如美团创始人王兴2018年预测的 , 所有公司得接受“竞合将成为新常态” 。 科技公司想要继续保持增长 , 就必须攻入对方核心领地 , 华为卖车、字节发力To B , 背后都有这样的逻辑存在 。
寻找新增长点、推动业务转型已成为刻在企业血脉中的宿命 。 增长趋缓之下的中国科技公司竞争 , 正在走向“零和博弈” 。 自家平台流量增长 , 意味着竞争对手方的流量损失 。
过去近两年内 , 字节从电商、本地生活、酒旅、医疗、教育、金融到企业服务 , 几乎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展开了业务对垒 。 自建业务之外 , 字节还借助资本助力 , 以投资并购的方式加速入局 。
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国际化上成就有限 , 反过来就会加强对多元化的诉求 , 越长越胖也是迫不得已 。
尽管字节跳动凭借TikTok已成为出海成功的最新代表 , 但去年8月份的一纸美国禁令 , 让TikTok重新思考海外策略的机遇和风险 。
在完成张一鸣“三年后 , 字节跳动超过一半的用户要来自海外”的2018年宏愿之外 , 国内市场的持续深耕再次回到字节的战略中心 。
线下卖车交锋后 , 字节和华为即将在另一场竞争中再次相遇——云服务 。
在字节筹备推出字节云的同一时期 , 华为三大轮值董事长正在对全国进行密集拜访 。 据AI财经社消息 , 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6月 , 北至黑龙江 , 南到云南 , 徐直军、胡厚崑、郭平为跟阿里、腾讯争夺政企市场 , 忙得不可开交 。
随着字节云下半年推出 , 字节旗下核心产品抖音、头条等 , 也将逐步抛弃外部云服务商 。 云服务牌桌上 , 平添了一位具有实力的新玩家 。
一场新的战争又开始了 。
【|华为和字节,终于被时代驱赶到了同一条赛道上】(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