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校园社交初战失利 混战两年没有赢家
【证券日报|校园社交初战失利 混战两年没有赢家】_原题是:校园社交 混战两年没有赢家
本报采访人员 谢若琳
6月30日 , 腾讯“朋友”App关闭服务器停止运营 , 公司称关停原因是“业务发展策略调整” 。 朋友App的前身是朋友网 , 原名QQ校友 , 是一款主攻校园的社交平台 。 2017年8月6日 , 朋友网因业务调整停止运营 。
2019年 , 互联网巨头们的校园社交战火重启 , 除“王者归来”的人人外 , 百度上线了“听筒” , 阿里巴巴推出了“Real如我” , 字节跳动收购了“Biu校园”并投资“Summer” , 京东推出了“梨喔喔” , 腾讯的“朋友网”更名 , 以“朋友”App的形式回归 。
两年后 , 朋友App再次关闭 , 除“Biu校园”和“Summer”外 , 其余校园社交软件在苹果商店中也不复存在 , 这场声势浩大的校园社交之争最终没有赢家 。
校园社交初战失利
在社交概念初兴的时代 , 校内网(后更名人人网)堪称实名制社交平台的推动者 。 2005年 , 校内网创立 , 定位于校内学生社交平台;次年被千橡互动收购后 , 校内网开始启动开放平台战略 。 2009年 , 校内网更名人人网 , 两年后赴美上市 , 市值达55.3亿美元 。 在很多人眼中 , 校内网被寄予厚望 , 认为可以成为中国的Facebook 。
校内社交成了打开细分社交赛道的一把钥匙 , 一时间变成了各大互联网大厂追逐的对象 。 QQ校友(后更名朋友App)正是同期校内社交赛道的种子选手 。 2008年8月份 , QQ校友开始公测 , 在推出多款应用游戏 , 提出二手交易平台等设想后 , 用户数量却没有突破 。 2011年 , QQ校友更名朋友网 , 但该平台依然没有太大起色 , 2017年朋友网宣布停止服务和运营 。
与此同时 , 人人网的境遇也不甚理想 。 随着微信崛起 , 人人网流量自2015年起急剧下滑 , 2016年人人网开始逐步放弃社交功能并涉足直播行业 , 同年8月份 , 人人网App端改版为视频直播平台 。 用户打开人人网App后 , 首先看到的不是好友的最新动态 , 而是正在直播的热门主播 。 2017年人人网PC端也将首页内容由社交平台转为人人直播 , 当年 , 公司市值跌至4.12亿美元 , 与上市时相比缩水92% 。 2018年 , 人人公司将人人网以2000万美元现金对价出售予北京多牛互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校园社交从此不复辉煌 。
事实上 , 校园社交的赛道过于狭窄 , 一位专注互联网的券商分析师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人人网早期崛起的背景是当时社交市场竞争不充分 , 当其发展壮大后 , 也意识到了校园社交不可持续 , 因此从校内网更名人人网 , 这一战略本身没有问题 , 后续之所以乏力一方面是其自身发展没有跟上;另一方面国内用户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 , 人人网没有把握住移动市场的时机 。
校园社交是伪命题吗?
有意思的是 , 2019年 , 校园社交的概念再度复兴 。 百度、阿里、京东、字节跳动纷纷下场抢占这一市场 , 与此同时 , 人人网推出新版App宣布重启 , 腾讯的朋友网更名朋友App再度归来 。
校园社交似乎重现活力 。 根据七麦数据报告 , 2016年校园社交App数量激增 , 一年上架54款产品 , 自2017年至2019年 , 每年相关产品的上线数量均在30款以上 。
但繁荣的市场昙花一现 , 截至发稿 , 除字节跳动旗下的“Biu校园”和“Summer”外 , 其余巨头推出的校园社交产品已经在苹果商店中消失 。 而仅存的平台也再没有活力 , 根据七麦数据 , 头部产品Summer近30日平均日下载量仅为272次 。
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第一 , 从市场规模来看 , 校园无法支撑单一软件发展 , 从校园到社会是必然之路;第二 , 学生流动性大 , 用户需求变化更大 , 产品很难快速迭代跟上变化节奏 。 此外 , 就学生群体而言 , 实名制社区从来都不受欢迎 , 他们反而更喜欢匿名社交 , 这也是朋友App们难以做起来的原因之一 。
实名制确实是校园社交的一道门槛 。 据采访人员了解 , 大部分校园社交产品用户门槛要求很高 , 用户注册时不但要完成实名认证 , 详细填写学校、家乡等信息 , 有的还需要先完成答题环节 。 在朋友App成立初期 , 甚至推出了邀请码注册制 , 这对一款流量支撑的平台而言无异于自断手臂 。
除了微信、QQ , 社交细分市场仍是大有可为的 。 比如钉钉、飞书、脉脉等都是基于职场社交需求演化出来的产品 , 陌陌、探探、Soul是基于陌生人交友需求演化出来的;今年爆款聊天软件Clubhouse也是基于邀请制 。 上述分析师认为 , “并非邀请制社交不对 , 而是校园社交产品没有明确定位 , 既想要流量、声量 , 又想要垂直 , 结果就什么也没捞到 。 ”
推荐阅读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Disney|光明日报评迪士尼凌晨数千人排队抢购玩偶:道理何在?
- 人民日报|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国家|光明日报评论员:向扎根基层的青年学子致敬
- 电子商务|经济日报:淘宝禁止好评返现 “水”评会少吗?
- 王海滨|筑梦“校园科技节”
- 设计|创想智慧健康校园空间,第四届“圣奥杯”圆满落幕
- 人物|人民日报刊发比尔·盖茨文章:以创新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