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LCD面板涨势近尾声 但彩电企业经营压力远未停止
本文来自中国家电网 。
在经历长达一年的涨势之后 , 进入6月份 , LCD电视面板价格涨势收敛 , 尤其小尺寸面板价格随着需求回落已缺乏上涨动力 , 有分析预计七月或将迎来走跌压力 。 不过对于彩电整机企业而言 , 却是“保利润”压力依旧未减 , 从618数据来看 , 企业能在产品价格上运作的空间似乎有限 , 行业增长仍需高端化转型提速以拉动 。
面板价格由“普涨”向“分化”
自去年6月以来 , LCD面板价格已经连涨一年 , 以32吋为代表的小尺寸涨幅达180% , 65、75吋这样的大尺寸涨幅也高达60%-70% 。 不过 , 液晶面板史上最长涨价周期可能要告一段落了 。 从近期多家市调机构发布的面板价格快报来看 , 今年6月开始小尺寸LCD电视面板逐渐止涨回稳 , 为一年来首见;而中大尺寸面板尽管依然维持涨价趋势 , 但涨幅也明显收窄 。
具体的 , 根据奥维睿沃数据预计 , 6月32英寸、39.5英寸和43英寸这三个尺寸的面板价格与5月持平;50英寸、55英寸的面板价格6月涨幅收窄至3美元/片(5月涨幅为7美元/片);65英寸、75英寸的涨幅也从5月的9美元/片放缓至6月的5美元/片 。
另一家研究机构Witsview也给出了相仿的预计结果:各应用面板涨势均明显收敛 , 其中以 32、43 英寸中小电视面板最为疲软 , 6月价格近乎与5月持平 , 平均仅上涨 1 美元 , 价格来到88、138 美元 , 月增1.1%、0.7% 。 55、65 英寸大尺寸电视面板则维持涨势 , 但涨势开始收敛 , 平均报价达 227、286 美元 , 月增约 2% 。
“从最新报价来看 , 面板涨势明显收敛” , WitsView研究副总理邱宇彬分析称 , 不过目前仍预期大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在第三季没有立即反转的风险 , 至于小尺寸(32、43英寸)的电视面板 , 则因品牌商利润考量 , 在七月时就可能会有走跌的压力 。
群智咨询TV事业部研究总监张虹也分析预判 , 小尺寸面板价格随着需求回落已缺乏上涨动力 , 大尺寸需求强劲 , 面板价格依然处于上涨趋势中 , 但涨幅缩窄 。 从LCD TV面板市场来看 , 此轮市场景气周期即将进入尾声 。
往未来看 , 中信证券分析师徐涛指出 , 疫情反复不改经济恢复和产能退出的长期趋势 , 叠加海外终端需求向好 , 品牌补库带动需求 , 同时上游IC及玻璃基板等材料缺口难补价格趋涨 , 总体大尺寸LCD面板价格景气度有望延续至2021年Q3 , 但后续将呈现较小尺寸价格趋稳调整、较大尺寸补涨的分化之势 。
终端厂商需加速高端化转型
在小尺寸面板逐渐止涨回稳、大尺寸面板涨速放缓但仍继续进击的背景趋势下 , 整体LCD电视面板价格进入高位盘整区间 , 具备产能供应优势的面板厂商无疑在这轮行情中获益 。 比如 , 通过三条满产满销大尺寸线t1、t2、t6 , 以及两条小尺寸线t3、t4实现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3.91%、净利润同比增长10.96倍的TCL科技就表示 , Q2在并表三星苏州t10线 , 以及自家t7线爬坡后 , TCL华星整体面板产能还会有大幅增长 , 对于季度性盈利保持稳定向上态势非常有信心 。 同样维持满销满产状态的京东方A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8%达到496亿元 , 净利润同比增长814%达51.82亿元 , 仅单季度利润已远超去年全年 , 有分析预计京东方二季度净利润可能达到100亿元左右 。
与上游面板行业景气度处于高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下游彩电市场尽管均价同样“涨”声不断 , 但市场销量却持续遇冷 , 整机企业的“利润”压力依然不减 。 根据GfK中怡康月度零售监测数据显示 , 5月份彩电市场双线渠道均价仍在高涨 , 线上均价同比增长42.4%至2715元 , 线下均价同比增长29.2%至5045元 。 产品均价的不断上扬 , 致使彩电市场今年以来零售额规模增长显著 , 具体1-5月彩电市场线上、线下零售额规模分别同比增长22.0%、20.6% 。 但在零售量方面 , 彩电市场在年初经历短暂反弹后 , 从3月开始持续遇冷 , 5月市场延续了4月的颓势 , 继续大幅下滑 , 整个1-5月 , 彩电市场线上、线下零售量规模分别同比下滑12.9%、4.3% 。
进入6月 , 从618大促期(5月24日-6月20日)的数据来看 , 彩电线上市场增长风格全面切换 。 据奥维云网线上监测数据 , 在均价涨幅超千元的基础上 , 2021年618彩电线上销量规模达265.5万台 , 同比下降19.6% , 销额81.6亿元 , 同比增长25.7% , 大促的四周里均呈现“量降额升”局面 。 “今年618期间除了极个别的厂商拿出一些特定的产品打出一波低价之外 , 大多数厂商由于自身‘保利润’压力不减 , 能在产品价格上运作的空间有限” , 有彩电行业分析人士如此表示 。 因此 , 可以看到今年618期间厂商们在促销力度上相对“保守” , 如此带来的市场结果是整体偏于“平静” , 并没有像往年那般各家都竞相“晒单各种第一”的局面 。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 , 尽管前五个月乃至于618大促期的涨价潮给彩电市场销量带来压力 , 但持续性的涨价也让消费者的焦点逐渐回归产品本身 , 为高端大屏等品质型产品带来了更多的市场表现机会 。 如在大屏维度上 , 今年618期间65吋以上大屏结构比达38.1% , 对比去年同期增长15.5个百分点 。 65吋、70吋、75吋的2000元-6000元中端价格段成为市场竞争热点 。 “55吋以下中小屏面板成本倍数增长 , 而大屏涨幅相对较小 , 零售市场均价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小 , 同时大屏面板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也小于中小屏 , 具备更大的利润空间” , 奥维云网消费电子事业部相关分析人士向中国家电网分析表示 , 65吋以上大屏能成为618大促主打款 , 主要原因在于其运营空间较大 , 边际利润更高 。 另外 , 8K、Mini LED、OLED、激光电视、量子点电视等带有高端技术属性的彩电产品也在今年618“积极向上”破局 。 基于此 , 该分析人士预判 , 4、5两月连续出现的“量额齐降”局面将在6月将得到缓解 , 但后续市场存量竞争压力不减 , 对彩电企业而言仍然充满挑战 , 也蕴藏机遇 。
【新浪科技综合|LCD面板涨势近尾声 但彩电企业经营压力远未停止】这样的形势下 , 从目前大部分主流彩电企业纷纷推出8K、Mini LED、Micro LED、OLED及激光电视等新型显示技术产品的动作也能够看出 , 企业们希望并正通过转战高端 , 来带动整个彩电市场由过去的价格战向价值品质的竞争和较量转变 。 对此 ,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彭健锋也指出 , 突破如8K、OLED、Mini LED等新技术显示的边界 , 是各品牌商向高端市场转型过程中一个关键增长点 。 另外 , 作为中国市场化最早、成熟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行业 , 彩电业还应该从打造内容服务生态、更新消费观念、加速商用显示产品普及、加强新一代显示技术在大屏上的应用、注重知识产权等五个方面进行提升 , 从而实现增长破局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