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摩托罗拉复刻「戴妃」,却是一碗无味的冷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在我们的读者中 ,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摩托罗拉曾经推出过一款名叫 Defy (戴妃) 的手机 , 但我仍记得 , 因为它是我的第一部 Android 手机 。 它拥有众多诱人的功能特性:德州仪器处理芯片、Android 2.1 系统、3.7 英寸屏幕和最重要的 IP67 三防性能 。
文章图片
图1/12
当年的 Defy 凭借上乘配置和优秀做工 , 带火了三防机这一品类 , 俘获一帮粉丝 , 其中也包括了我 。
我那台 Defy ME525 至今仍静静躺在卧室抽屉里 。 我不止一次幻想着 , 摩托罗拉把这个系列复活 , 顺便借助 Defy 的魔力 , 让摩托罗拉这个通讯界老字号再火一把 。
如今我的幻想已经成真 , 好吧只能说成真了一半 。
Defy 系列真的推出了续作 , 但这款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迭代产品 , 一出生就已泯然众人 。
文章图片
图2/12
新的 Defy , 不再新鲜
摩托罗拉在欧洲市场首发的新款 Defy 手机 , 保留了三防特性 , 机身还算轻薄 。
文章图片
图3/12
正面是一块 6.5 英寸大小的 LCD 水滴屏 , 分辨率为 1600x720 , 表面覆盖着一块 0.7mm 厚的大猩猩 Victus 玻璃 , 因此实现了 IP68 防护级别 。
文章图片
图4/12
性能方面 , 新款 Defy 搭载了高通骁龙 662 芯片和 5000mAh 容量的电池 , 4 + 64GB 版本售价为 329 欧元 (折合人民币 2534 元) 。
很显然 , 新的 Defy 系列已经变成入门机型了 , 外形和配置都相当普通 , 没有了当初惊艳众人的魅力 。
不知各位有何感想 , 但这部新的 Defy 给我的感觉 , 就像是看到一个经典的电影 IP , 经过翻拍被讽为烂片 , 日后人们再次谈论起这个 IP , 可能只记得它是一部烂片 , 却忘了它曾经的辉煌 。
这不是摩托罗拉第一次复活老机型 , 还记得两年前那部复刻经典的 Razr 手机吗?
2019 年 11 月 , 摩托罗拉发布了 Razr 系列最新续作 , 经典的翻盖元素保留了下来 , 但内屏换成了折叠屏技术 , 这种老 IP 结合新技术的玩法 , 得到了许多粉丝的赞许 。
文章图片
图5/12
▲Razr 5G
当然 , 因为性能缺陷和虚高的价格 , 摩托罗拉新 Razr 成了一款叫好不叫座的产品 , 我上某电商看了一眼 , 只有 2000 多条评论数 , 可见大部分粉丝还算理性 。
当摩托罗拉开始端出一碗又一碗不怎么香的冷饭后 , 使我对曾经处于巅峰期的摩托罗拉倍感怀念 。
上世纪的摩托罗拉 , 如超新星般耀眼
1928 年 9 月 25 日 , 保罗 加尔文 (Paul V Galvin) 和兄弟约瑟夫 加尔文 (Joseph Galvin) 在芝加哥一起创立了摩托罗拉公司的前身 , 加尔文制造公司 (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他们推出的第一款产品跟通讯没有太大关系 , 是一个电池替代器 , 有了它 , 便能让原本用电池供电的收音机 , 直接接入家用电力线路去使用 。
文章图片
图6/12
▲加尔文制造公司的首款产品
他们或许是在研发第一款产品的时间里 , 拆了很多收音机进行研究 , 掌握了核心科技 , 于是在 1930 年 , 他们推出了第一款摩托罗拉牌的汽车收音机 。
这也是第一款在商业层面获得成功的汽车收音机产品 , 他们将其命名为 Motorola , 其中的 Motor 指的是摩托车 , Ola 有‘声音’的意思 。
自那时起 , 摩托罗拉就成了加尔文制造公司旗下的品牌名 , 后来他们在家用娱乐、警用通讯、军事通讯等领域发力 , 成了家喻户晓的牌子货 。
文章图片
图7/12
【新浪科技综合|摩托罗拉复刻「戴妃」,却是一碗无味的冷饭】▲摩托罗拉手持双向对讲机广告牌
1946 年 10 月 2 日 , 贝尔电话公司 (今天 AT&T 的前身) 推出了车载无线电话服务 , 演示时便是用摩托罗拉的通信设备拨打第一通电话 。
次年 , 加尔文制造公司正式更名为摩托罗拉 。 摩托罗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 并转向了快车道 。
这一年 , 摩托罗拉推出了第一款名叫‘Golden View’的电视产品 , 因为价格低廉 , 上市首年销量就超过 10 万台 。
文章图片
图8/12
1952 年 , 摩托罗拉首次踏出美国本土 , 在加拿大多伦多开了一家子公司 , 负责生产收音机和电视机 。
1955 年 , 我们熟知的那个‘M’字 Logo 诞生了 , 这个图案后来频繁地出现在摩托罗拉的对讲机、寻呼机、卫星电视产品上 , 还出现在了太空中 。
在阿波罗 11 号登月舱上 , 安装了由摩托罗拉制造的无线电收发机 , 负责在地球和月球之间传送遥测、跟踪、语音通信和电视信号 。 这在今天看来依旧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
文章图片
图9/12
之后的摩托罗拉前后推出了 , 全球首款商用手持电话 DynaTAC 大哥大、首个高清电视 (HDTV) 技术标准、首套 GSM 蜂窝通讯网络及其原型设备、首套商用 GPRS 蜂窝通讯网络、首台无线路由器等等 , 上世纪的摩托罗拉如日中天 , 一直处在上升期 , 它的成绩很耀眼 , 耀眼到人们以为它永远不会消逝 。
文章图片
图10/12
▲DynaTAC 系列
踏入千禧年 , 摩托罗拉依旧充满活力 , 与诺基亚、三星、多普达、黑莓数个品牌齐头并进 , 共同瓜分着前智能手机时代的蛋糕 。 那时摩托罗拉的代表作有刀锋 (Razr) 系列、明系列、AURA 系列 。
文章图片
图11/12
▲摩托罗拉 Aura
直至 iOS/Android 智能手机系统诞生后 , 摩托罗拉渐渐失去了主动权 , 这艘大船开始失控 。
2007 年 , 摩托罗拉占全球手机市场 18.4% 的份额;而在 2009 年首个季度这个数字降至 6% 。
两年后 , 摩托罗拉拆分成两家公司 , 其中移动业务被谷歌以 125 亿美元价格收购 , 2014 年又以 29.1 亿美元的价格‘贱卖’给了联想 。
没落的贵族 , 还能支棱起来吗?
站在今天的眼光去看后期的摩托罗拉 , 可以看出它走向没落是必然的 。
后智能手机时代 , 硬件配置不再是手机的全部 , 左右着消费者购买何款产品的关键因素 , 是智能系统所提供的娱乐、影像、多媒体网络等功能 , 打电话似乎成了手机的附属功能 。
面对时代的浪潮 , 摩托罗拉能做的并不多 , 尽管摩托罗拉迅速转向 Android 系统阵营 , 而且推出了不少经典机型:里程碑、Defy、Moto X , 但难逃成为‘Android 代工厂’的命运 , 结束其辉煌只是迟早的事 。
文章图片
图12/12
其实不光是摩托罗拉 , 同样被时代抛弃的还有诺基亚、黑莓、多普达 。 曾经那句 Hello Moto 有多流行 , 如今就有多可惜 。
我为摩托罗拉感到唏嘘的同时 , 不禁在想 , 它还有机会吗?或许有 , 联想称 2019 年摩托罗拉业务已经开始盈利 , 海外市场发挥着作用 , 虽说重回巅峰希望渺茫 , 但至少留得青山在 。
在 Defy 沦为入门机 , Razr 续作更是一拖再拖的现状之下 , 摩托罗拉是否有其他招数扛住国产出海品牌来势汹汹的攻势 , 将成为摩托罗拉东山再起的关键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