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对症“占位不充电” 北京停车新规执行难
来源:北京商报
_原题是:对症“占位不充电” 北京停车新规执行难
新的北京地方标准《停车场(库)运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 为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权益 , 其中特别规定每个停车场都要设置“电动汽车泊位”和“电动汽车专用泊位” 。 对于占位情况 , 新规则提出可以通过加价收费和协调引导加以规范 。
新规实行后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走访多个停车场发现 , 新规落地以来 , 响应的停车场仍属少数 。 一方面 , 充电车位建设情况参差不齐 , 另一方面管理员人手不足 , 让其难以兼顾引导工作 。 对此 , 也有停车场通过智能识别与地锁系统等新科技巧妙化解 , 为解决老难题带来新办法 。 专家也指出 , 真正要解决“充电占位” , 还需要新能源汽车更加普及 。
“专用泊位”难“专用”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 配套设施建设规范也更新换代 。 《规范》首先区分了两种针对电动汽车的泊位:一种是“电动汽车泊位” , 即在未充电时可以临时停放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停车位;另一种则是“电动汽车专用泊位” , 指任何时段都不能停放燃油车和没有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的停车位 。
《规范》也对两种泊位的提示信息进行了明确 , 要求在立牌和地面都用绿色图案和文字进行注明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发现 , 两种泊位的标志非常相似 , 而关键在于要看清是否有“专用”二字 。
此外 , 除了提出两种电动汽车泊位类型 , 新规还对泊位的数量进行了要求 。 《规范》提出 , 既有和新建的公共停车场和P+R停车场的“电动汽车泊位”不少于10% , 且必须修建至少1个“电动汽车专用泊位” 。
但在实地走访10个停车场后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发现 , 按照新规要求进行改建的停车场并不多 , 在充电车位的设置上也各有各的标准 。
首先 , 大部分停车场虽建有充电车位 , 但并没有划分出“专用泊位” 。 在国家图书馆综合楼南侧仅有10个充电车位 , 并且全部为专用泊位 。 但这种划分方法并不是按照新规要求进行立牌和地面划线来明确 , 而是在充电桩上张贴了“此处为新能源车辆充电专用 , 即充即走 , 汽油车禁停”的字样 , 同时 , 一旁的蓝色管理规定立牌上也写明了相应的内容来加以规范 。
“温馨提示”的规定并不能有效解决占位问题 。 经粗略统计 , 国家图书馆地面分布着近200个停车位 , 但在北京商报采访人员7月4日到访时 , 却发现有燃油车仍停放在电动汽车专用泊位上 。
通过走访统计发现 , 部分既有停车场虽然此前已建有充电车位 , 但数量似乎未能达标 。 在地坛公园南门有一个面积不小的停车场 , 也被不少新能源车主所熟知 , 但在400多个车位中 , 只有30个充电车位可以使用 。 而在北边的地坛体育中心 , 约65个车位中则有6个充电车位 。 而如中粮置地广场 , 仅有5个充电车位 , 全部被燃油车占据 。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在一些既有老建筑停车场增补充电桩车位难度很大 , 经济效益上缺少初始投入资金和补贴;安全问题上涉及到建筑结构安全和大电流快充技术的安全 , 而如果是小电流慢充 , 一般需要半天甚至更长时间 , 就加大了车位资源的紧张 。 ”
增量来自存量惹争议
虽然要保障电动车的停放充电权益 , 同样要应对的 , 是严峻的“车地矛盾” 。 部分燃油车主则对新规抱有一些保留意见 , 住在西局的燃油车主王先生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我能理解电动车充电有困难 , 但要匀出来的车位大部分应该是从普通车位改的 , 很少会有扩建出来的 , 那对我们油车来说不太公平 。 本来市内停车就紧张 , 不管油车电动车大家出行习惯也都类似 , 这下停车还要分个先后了 。 ”
面对如此紧张的停车资源 , 新规对停车效率也有所兼顾 。 《规范》提出 , 停车管理员可以进行分类引导:普通车位有空余时 , 燃油车不占用电动车泊位;普通车位无空余时 , 燃油车可以占用部分电动车泊位 , 但不能占据专用泊位 , 并且还应留下联系信息;而对于已经完成充电的电动车 , 管理员还应引导其及时驶离 。
由于停车站的使用情况是实时变化的 , 《规范》还提出 , 在电动车有充电需求 , 或者普通车位出现空余时 , 管理员可以通过广播、短信等方式 , 提醒燃油车主来挪车 。 如果非必需车辆强占专用泊位 , 并不听劝导的 , 管理员还可以通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展开相应的执法 。
但实际执行中 , 引导工作却不那么容易开展 。 7月3日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根据高德地图的充电情况 , 发现中粮置地广场的充电车位显示空余 , 但实际来到地下二层的停车场时 , 面对的却是油车占位的情况 。 采访人员询问不远处的停车场管理人员可否挪车时 , 管理员表示束手无策 。 同样 , 在国家图书馆的充电车位旁的规定立牌上也写明“请充电车辆服从工作人员管理” 。 但面对占位情况 , 相关管理员也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没办法直接拖走 , 还是需要联系车主来挪车 。 ”
虽然新规提出管理员参与引导帮助解决停车难问题 , 但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走访中发现 , 大部分停车场同一时间段只有1-2名管理员在岗 , 部分还要兼顾出入闸口的收费工作 , 因此人手不足成为引导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
除了人力资源紧张导致难以兼顾外 , 管理员也不希望与车主发生矛盾和争执 。 虽然新规写明占位车主应留下联系信息并服从挪车 , 但实际情况中 , 愿意配合的车主属于少数 , 管理员的引导工作还需要更多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
对此 , 新标准虽然也规定 , 停车管理人员多次告知仍然不听劝导的 , 可以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执法 。 但祁海珅也指出:“目前的占用确属无奈 , 停车场车位资源如果充足的话 , 相信人们不会轻易占用电动车泊位的 。 需要交警出面解决也是无奈之举 , 公共资源有限 , 只能解决个别问题 ,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停车难 。 ”
“防占位”诉诸科技来帮忙
实际上 , 在2018年 ,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和市交通委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停车场内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 , 要求对辖区内尚未建设充电设施且向社会开放使用的既有停车场(含限时开放停车场) , 按照不低于10%车位比例配建公用充电设施 , 并引导燃油车避免占用电动汽车充电车位 。 今年4月1日 , 正式实施的北京市新版《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规范》也明确提出不得占用充电专用车位的要求 。
在诸多管理要求出台后 , 为了更具体有效地解决占位问题 , 各个停车场也都在尝试不同的方法 。 比如 , 亦庄文化园的P+R停车场使用了更先进的科技系统 , 这里的专用泊位安装有车牌识别系统和地锁 , 只有在识别是电动汽车后 , 地锁才会打开 , 而车辆充电结束离开后 , 地锁也会在5分钟后自动弹起 。
除了智能识别与地锁、档杆、监控等“高招” , 特来电副总裁、北汽特来电公司总经理李剑波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及 , 对于专用充电站 , 也会设置智能闸机禁止燃油车驶入 。
而适当加收占位费也成为应对方法之一 。 对此 , 新规提出 , 可采取阶梯式价格标准进行收费 , 对占用电动车泊位和在充电完成后超过一个计时单位的电动车 , 停车场可以在单位时间收取最高不超过普通车位150%的费用 。
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正在地坛公园充电的新能源车主崔女士认为:“1.5倍的价格说不上高 , 在特别高峰的时候 , 如果是我真的需要停车 , 我感觉也是可以接受的 。 可能收费真的高一点 , 有惩罚性的感觉 , 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吧 。 ”
祁海珅认为:“目前电动车保有量偏低 , 存量停车运行单位的改造积极性偏低 。 随着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 , 在新建建筑修建电动汽车泊位会容易实现 , 存量车位改造动能也会增强 , 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积累 。 ”
【新浪科技综合|对症“占位不充电” 北京停车新规执行难】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陶凤 阮航达/文并摄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