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 中国“人造太阳”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 , 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 让国人为之振奋 。
在核科技前沿探索取得突破的同时 , 我国核科技应用领域也在谋划未来布局 。 日前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 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医用同位素进行中长期的规划 , 说明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
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锁会表示 , 核技术应用分三个层次 , 一是核技术;二是核产品 , 包括放射性药物、放射源等;三是核技术和产品的应用 。
虽然普通群众直接接触比较少 , 但核技术在大家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了 。 比如 , 辐照灭菌具有常温、无损伤、无残毒、环保、能耗低、运行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 已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材料改性、新材料制备、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用品灭菌和食品保鲜等方面 。
【国家|核科技应用实现新突破】不只是辐照技术 , 核技术应用作为综合性战略产业 , 与国民经济制造业领域近三分之一的行业紧密相关 。 虽然目前核技术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小 , 但每年以12%至1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 前景较为乐观 。
从国际经验来看 , 核技术应用发展与社会发展程度相关 , 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后 , 是核技术应用快速发展阶段 。 为应对市场需求 , 行业、企业纷纷加大了核技术应用方面的努力 。
以中国同辐为例 , 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核应用技术的研发 , 科研项目稳步推进 , 着力推进“1+N”研发平台建设 。 目前 , 公司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 , 占国内70%的市场份额 。
“当前 , 发达国家的核技术应用产业贡献能够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到4% , 与之相比 , 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非常小 。 ”王锁会坦言 , 目前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较大 , 发展面临不少瓶颈 , 如重大医疗装备多数依赖进口 , 科研投入不足等 。 同时 , 因为行业比较小众 , 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 加大科研投入 , 让核技术更好为群众服务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齐 慧)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